心在山水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tou 亲而不密 远而不疏 将科网博客进行到底!

博文

观史或可明今

已有 3947 次阅读 2008-12-3 16:07 |个人分类:随笔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心头萦绕。中国古老的文明被西方的科学颠覆得几近支离破碎,优秀的文化在历史上被戴上了“迷信”的大帽子,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以今天的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然而人们的精神却是异常的空虚。高校里,社会上,看人们慌乱匆忙的行色,有人不禁沉思:我们到底丢掉了什么,使我们的古人可以“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而我们却日显疲惫?

       于是现今的中国兴起了国学热.然而,我不禁要问:我们真的要重回到历史里去? 那不是还会再演一遍历史吗?富强了几千年,最后再败在西方人的手里.然后放下我们的四书五经,再拾起西方人探索世界的工具,步其后尘,来一个中国式的西方进化?那我们不还是又回到了我们现在的这个点上,没有任何的超越?!

       我不禁要暗思一下.

       中西方历史的不同,文化的不同,构成了社会形式的很多差别.

        西方更注重一些外在形式上的东西。比如他们讲究大热天扎领带,我喊它叫“外检”; 我们东方的祖宗们更注重修身齐家治天下这种由内而外延伸的的约束,我喊它叫“内检”.

        或许现在的我们应当回味一下两方的得失,从中可以知晓我们脚下的路该往哪里伸。思考难免唐突,逻辑不见严密。算是自己一个小小的思考。

        我们的祖先在历史上,讲究的是修心养性.中国人更加信仰道德高尚,处事公正的圣人,贤人。孩子们在一个个道德故事中张大,比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孟母三迁。一个个故事,无不表现出了对道德的追求和崇尚。而对于外在的物质世界的探索是有欠缺的。这里有个从工人员在社会上的定位问题。因为从传统文化上,现代的工业不过是以前从业分类中的技。这类人在中国历史上属于服务性人群,是社会的中档人群吧。而当官则是一个人前途命运的上上签。此种对于仕途的青睐,对于物质世界,对于科技手段淡漠的认识与实践,使得我们的国家面对外来洋人的枪炮而一败涂地,形成了屈辱压抑的中国近代史。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直念着之乎者也,也没有考上个一官半职,还满身酸腐的作派。所谓物致极则反。此为一例。说的是“内检”致极的劣处。而好处则不肖在此赘言。

       而西方国家的运行规律也逃脱不了物致极则反的规律。冷观一下外国洋人的文化吧。他们对形式上过于的考究与注重。历史垂青美国。上帝也许要我们把它的得失看个清楚,从中悟出一些什么来,特意将这个太平洋彼岸诺大一片肥沃宽敞的土地专门留给于十七世纪来此地的英国人。这个国家,后来演变成西方老大的地位,各方面具有很大的霸气。然而其短暂的历史,各方人种的迅速聚集,面对一大片未开垦的肥沃荒地和内心对富足的一种热情的渴望,使他们没有时间去洞查考究人的灵魂是否有伟大与卑微之分,缺少了一种精神上自省的内在渊源。虽然基督教作为一种对人类伤痛的慰藉而一直保留在他们的生活里。这个新兴的国家,其历史简摘如下:

    美国人民是个勇敢而爱好自由的民族. 他们原本来自世界各地, 是许多不同的文化、种族和宗教, 经过长时期的共存结合而形成的, 渐渐他们以身为美国人而自豪.

    17世纪以前, 北美广大原野仅有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居住, 但经过百余年的移民, 这里已成为欧洲国家人民的新家园, 而其中最主要为英国人所建立的13州殖民地, 这13州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 几经协商与改革, 联邦体制的美国, 于法国大革命前夕, 正式登上世界舞台. 早期的美国很欢迎外来的移民, 这些移民使她迅速地成长. 美国人口, 在1776 年只有300万人, 而现在则超过2亿. 在人口迅速增加的过程中, 新的生存空间, 也跟着不断开拓, 而方向则由东向西, 拓疆的先驱们不但从事农耕畜牧, 也寻找矿产及其它资源. 到了20世纪,美国不但已成为世界强国, 并且也是科学、技术、医药及军事力量的先进国家.

殖民时期以前(1607以前)

在两万多年前, 有一批来自亚洲的流浪者, 经由北美到中南美洲, 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 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约有2,000万, 其中有大约100万人住在现在的加拿大和美国中北部, 其余绝大部分住在现在的墨西哥和美国南部. 大约1万年前, 又有另一批亚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 这是后来的爱斯基摩人. 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种人大概是维京人, 他们是一群喜好冒险的捕渔人, 有人认为他们在1,000年前,曾到过北美东海岸. 殖民时期(1607~1753) 1607年, 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 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 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 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 定居于沿岸地区, 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 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 18世纪中叶, 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 他们在英国的最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 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 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

           在教人类如何享受,如何张扬个性方面,哪个西方国家也比不上它更张狂了。笔者认为其过于张扬,远离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对内心缺少如古老东方文化中的那种“日省吾身”的文化,致使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危机。如果他们依然不晓得俭朴是一种美德,奢侈是一种罪恶,经济危机会一直如阴魂一般久驱不散。这从西方国家的经济运行规律里可以略见一斑.

        观史可以明今,察缺可以补漏。我们需要健康快乐阳光的灵魂,如我们那些令我们倍感骄傲,令外夷倍感折服的古人;我们也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合适的生存物质空间。我们注重涵养我们内在的灵魂,检点地生活与工作,这叫“入道”或叫“出世”;却也不可以再如我们的古人,对为官仕途的病态重视,漠视对物质世界的探究。这叫“出道”或叫“入世”。前者为“无”,后者为“有”。

       有无相生,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哈哈,见杨玲兄一文“如何更好地融入新环境”,文中以老子之训为纲,实在是妙,也东施效颦一把。莫笑莫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009-49594.html

上一篇:历史上的百家争鸣
下一篇:一首歌
收藏 IP: .*| 热度|

7 王铮 杨玲 黎在珣 刘玉平 阎建民 杨秀海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