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xu IMR,研究员。探究真理,传播知识,弘扬博爱,快乐人生。

博文

多重使命所引发的文化冲突 精选

已有 7671 次阅读 2010-8-20 23:06 |个人分类:科研感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环境, 科研机构, 创新文化

一个研究机构的使命(mission)是什么?这将决定其存在的价值以及未来发展的定位。如果连自己的使命都搞不清楚,何谈战略与健康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研究机构被赋予了多重的使命,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包括基础(科学)研究、工程应用研究与发展、办企业(公司)、研究生教育等等。事实上,将这些功能“捆绑”于一体,非但不能相互促进,反而会因为彼此追求目标的差异,而引发文化(价值观)上的冲突。避免群体之间利益冲突的结果只能是在资源分配和学术评价标准上的相互妥协,以折中换“和谐”。文化的建设也只能限于“小环境”、“小气候”。
 基础(科学)研究它所追求的是揭示自然、挑战人类的知识极限,创造新知识,为技术革命提供基础和源头。基础研究的成果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在别人之后完成的类似工作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基础研究要求开放,面向全球,研究成果的界定依赖于国际同行们的认可。科学家个人的智力贡献在基础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许多情况下,基础研究成果的意义很可能是在短期内无法预见的。据说,今天的卫星定位(GPS)系统便是基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研究成果的基本表达形式是科学论文。基础研究需要相对宽松的环境,急功近利,以数量论成败的评价规则只能导致产出低端成果、垃圾论文,甚至造假。基础研究并非一定都要有明确的实用目标,没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探索,便不会有重大的原始创新与新发现。
 工程应用研究。其投入的目标应该是直接、具体的。为经济或社会需求提供技术或者产品。制造原子弹就是为了形成核威慑;新药的研制就是为了治病救人。工程应用研究的成果可以有第二、第三。人家有,我们没有,就会受制于人。造大飞机的虽有“波音”和“空客”,我们也可以当仁不让。工程应用研究必须依赖于一定规模的团队。过分强调个人作用会有损于团队的组织与合作。应用研究的成果并非都要公开发表,经过艰苦摸索获得的工艺或者knowhow决不可向竞争对手泄漏。因此,用论文来论成败自然是不妥。能真刀真枪地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有本事。
    办企业(公司)。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赢利、挣钱。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在于为国家增加税收和解决国民的就业。企业家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理解基础研究(科学论文)的价值。当然,如果科学家们弃“笔”从“戎”则另当别论。授权企业家“指导”学生,学生们变成“打工仔”自然是见怪不怪,谁让你遇上了真“老板”。
  研究生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社会需求的人才。(等同于大学)。办好教育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文化氛围、导师的思想与德行对于学生们有着极大的影响。姑且不论导师的学术水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要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在类企业的文化下,学生们的思想还有活跃的必要吗?他们还会对学术报告感兴趣吗?在论文不重要的环境下,学生们还会重视对基本的科学素养——论文(和研究报告)写作的训练吗?导师们整天忙于应酬、饭局、签单订合同,学生们还会静下心来温书吗?导师们还会有心情修改学生们的论文吗?
 


瑞士军刀: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典范。只不过是旅游和户外活动方便而已,恐怕没有人会每天都用它来“砍瓜切菜”,因为它不“专业”。小诊所,不分内外科,医生什么病都“能”看。(图片来自网络)
 
杰伊×A×拉宾格尔和哈里×柯林斯在《一种文化?:关于科学的对话》一书的序中这样写到:尽管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位学者可能不是收入最高或声誉最好的职业,但是,确实可以得到许多补偿。其中,比较重要的补偿是有机会做出一些发现或为我们这个时代深层次的争论做出贡献,并有机会在充满着诚实、正直和睿智的环境中开展工作。
在一个肩负多重使命、多功能的院子里,有可能打造出这种理想的环境吗?我们究竟想要什么?学术大师?教育家?企业家?鱼和熊掌真的能够兼得吗?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链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34-354862.html

上一篇:材料科学大师(9):Alan Arnold Griffith
下一篇:夏末米兰行
收藏 IP: .*| 热度|

18 曹俊兴 武夷山 葛肖虹 孙学军 朱志敏 罗帆 蒋敏强 刘立 李鑫 吉宗祥 贾玉玺 黄晓磊 周望怀 唐常杰 吴明火 徐耀 question cwru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