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dw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rlindwh

博文

德国卡塞尔大学Teichler教授70岁生日庆祝会侧记

已有 4450 次阅读 2013-9-14 15:25 |个人分类:大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高等教育, 德国, 比较教育, 卡塞尔, Teichler生日

德国卡塞尔大学Teichler教授70岁生日庆祝会侧记

 

杜卫华 南开大学

 

20126月初世界著名比较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者,德国卡塞尔大学教授泰希勒(Ulrich Teichler1942-)在柏林举办了70岁生日庆祝会。按照德国传统,提前庆祝生日是不妥的,但是为了让新老朋友能够在比较明媚的季节里都来德国感受自己的快乐,泰希勒就把庆祝会提前了。遵照德意志旧例,大学教授生日一般由朋友和以前的学生举办学术研讨会,借此来庆祝学术大家庭的成长和发展;本次庆祝会就成了比较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次学术大聚会,同时因为他的卓越地位,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还为学术讨论会提供了资助。

泰希勒教授70年代初在柏林自由大学日本学系授课,并开始研究日本的教育制度和社会,以此发表了教授资格论文,同时也娶了一位做英德日口译的日本人(URATA, Yoko)。之后,1978年成为新成立的卡塞尔联合大学(die Gesamthochschule Kassel, 1971-)教授,做了14年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INCHER-Kassel),把一个不见经传的研究中心变成了一个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http://www.uni-kassel.de/einrichtungen/en/incher/team/teichler-ulrich/cv.html)。通过德国国家图书目录搜索,截止到20139月,他编辑和撰写的著作共有129部(https://portal.dnb.de/opac.htm;jsessionid=80440D16183B23D17D43442D30A90277.prod-worker1?query=Ulrich+Teichler&method=simpleSearch),论文更是不计其数(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e08bd0100q9dz.html)。

泰希勒的研究重点为当代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比较、比较高等教育。因此,从德国老一辈教育学学者的视角来看,他做的离传统的学问太远。以柏林洪堡大学的著名比较教育学者施瑞尔(Juergen Schriewer)为例,有一次在课堂上他反问:“(泰希勒)所做的东西能称为学术吗?”同很多英语不灵光的德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相比,泰希勒的英文论文和著作为他带了世界性的声誉;同时,卡塞尔大学的国际比较教育硕士项目也把他的思想和方法带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学术庆祝会共进行了2天半,从4号到6号中午,期间还有一个大规模的生日晚会。研讨会主题为变化中的学术职业(Changing Academic ProfessionCAP),这是一个大型的跨国研究项目。著名学者如William K. Cummings, Andrä Wolter, PhilipAltbach悉数到齐;中国来的学者主要是北工大高教所的几位研究者,日本学者中有华人研究者黄福涛。与会者就学者的教学与科研、学者的地位、资助和自由等话题进行了分析,展示了CAP研究中的某些国家之间的差异。

65日晚,在柏林的旧水塔(Wasserwerk举办了生日晚会,超过300人共聚一堂,体验了泰希勒妻子的英德翻译水平(因为劳累,嗓子沙哑),观看了非洲鼓手的演出,聆听了众多朋友和同事对于泰希勒的评价,阅读了泰希勒孩子们编辑的生日庆祝报纸。泰希勒本人因为兴奋几次都说不出话来。

生日庆祝会顺利地结束,来自各地的学者和学生也离开了。但是关于学术与职业的问题很难也不可能结束。围绕INCHER-Kassel主任人选的问题,几家欢乐几家愁。04-11年的主任Dr.Barbara M. Kehm在此之前黯然离职,成为了独立的自由咨询师;主任一职由著名的社会学学者Dr. GeorgKrücken接掌,他原为德国施佩尔管理学院的组织制度学教授,在英美奥地利都有学术经历。从他的研究领域为新制度主义社会学来看,同泰希勒相比,他更富有哲理性和学术性,这对于研究中心的国际声誉和学术发展有何影响尚有待观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3148-724897.html

上一篇:德国的奖学金数据库 2013
下一篇:2014年国家社科 德语德国相关
收藏 IP: 111.165.37.*| 热度|

2 曹聪 刘广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