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摸田螺吃的季节·夏季健康美食
段煦 2008-7-7 17:56
  谁买点熟咸螺蛳,大人吃了清眼的,小孩儿吃了磨积的,哎五香的咸螺蛳嘞。这是当年老北京胡同儿里卖熟咸螺蛳的叫卖声,人家明白地告诉你:这东西不光好吃,还能祛病,多好的吃食啊!   田螺蛳的学名儿叫中华圆田螺,其肉和众多海鲜一样,是典型的高蛋白食品。通州塔底下,运河边儿上 ...
个人分类: 食疗健康|7826 次阅读|13 个评论
爽口柔滑的空心菜·健康消夏美食
段煦 2008-7-7 08:21
  新绿脆嫩的空心菜伴随着炎炎的夏日上市了。在这酷热的伏天,它是为数不多叶菜中的佼佼者、专属夏季的宠儿。空心菜学名叫蕹菜,说它专属夏季是由于它原产我国长江以南的湖泊湿地,它喜水、喜热,生长周期短;它种于春末,长在初夏,盛夏季节正好上市。如今培育出的一些耐旱品种,不仅可以水栽,就连灌溉方便的 ...
个人分类: 食疗健康|485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冰碗儿里的清凉世界·健康消夏美食
段煦 2008-7-3 12:41
什刹海是北京城里出了名儿的大湖,过去,每逢盛夏,湖边上就摆起消夏市场,专卖各种湖中水产、时令小吃、手工艺品,还吸引来不少曲艺届艺人献艺,因为湖里开满了荷花,这个市场也就有了个荷花市场的美名儿。今天,虽然在昔日的市场处树立起了荷花市场的大牌楼, ...
个人分类: 食疗健康|5029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师的作品往往很简洁
段煦 2008-6-12 17:00
前儿个,在科学院的理论物理所30周年庆典上,李政道先生站在台上一会儿中国话,一会儿外国话,慷慨激昂地讲了挺长一段子。只可惜,李老爷子在那上边儿讲的净些个很理论的物理问题,要想得其妙处,还真不容易。不过,他的段子中还讲起这样一件事儿,对于我们这些初中以上文 ...
个人分类: 博物感言|4423 次阅读|4 个评论
和美多情的植物——合欢
段煦 2008-6-11 17:01
  合欢是豆科高大的乔木,主要用作观赏和药用。夏季,观花的植物不多,合欢恰似浓绿丛中的一抹红云。它的花冠呈伞状,这其实是一簇簇丝状花蕊聚合成的花穗,粉红色,毛茸茸的,象马身上佩带的绒球、缨子,因此又有绒花树、马缨花之称。最奇妙的莫过于合欢羽状的复叶每到夜里,就低垂下来,一对对拢在一起, ...
个人分类: 植物猎人|5819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在纪念文天祥诞辰的日子
段煦 2008-6-5 18:49
丞相祠堂 每当路过府学胡同,总觉得迎面吹来一股浩然之气,不禁使人肃然。我知道,这是心理作用。原由很简单,这一带曾是元代兵马司的土牢,文天祥曾在这里度过了他威武不屈的最后岁月,后人把一座传说是当年囚室的院落立为文丞相祠。如今,那里成了博物馆。 &n ...
个人分类: 地理风物|5492 次阅读|4 个评论
与端午节有关的药用植物(二)——菖蒲
段煦 2008-6-4 17:01
以前每当端午节临近,人们总爱在门框上插些菖蒲、艾叶,据说可以驱邪避秽,这一习俗由来已久。《清嘉录》上说:截蒲为剑,悬于床户,可以却鬼。《幼学句解》把端午称作蒲节,在这一天人们争相采插菖蒲。这是因为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暑气、疫病增多,古时候人们缺乏科 ...
个人分类: 食疗健康|57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与端午节有关的药用植物——艾
段煦 2008-6-2 18:49
艾,又名艾蒿、香艾。它是中国人最早认识的药用植物之一,战国时《孟子》一书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艾的植株通体能散发出一股异香,点燃后愈加浓烈,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中医的艾灸法便是利用艾的这一特性,将艾草捣为细绒,捻成艾柱,置于患处或穴位上燃烧,借 ...
个人分类: 植物猎人|9005 次阅读|5 个评论
栀子,夏日的一抹微风
段煦 2008-5-27 20:12
感谢友人送来湖水之下拍摄的照片   北京人所见到的栀子通常是养在花盆儿里不足一尺高的矮棵子,虽然也有洁白的花朵和醉人的香味儿,但远不如它在江南的姊妹长得英姿飒爽、落落大方,那里的栀子树是要长到两人多高的。人们喜欢栀子是因为它的花香,Chanel曾调制出一种栀子花 ...
个人分类: 植物猎人|4922 次阅读|1 个评论
物理,可以这样教;晶体,可以那样看
段煦 2008-5-21 13:17
  众所周知,晶体在自然环境下形成需要苛刻的形成环境和漫长的地质年代,高纯度的天然矿物结晶更是大地中的精华,往往被当作宝石受到世人珍藏。利用人工方法获得高质量的晶体很早便被我国科学家所掌握。1958年以来,中科院物理所先后研制生长出多种人工晶体,如水晶、红宝石、钛酸钡等,在这次公众科学日活动中,该所把 ...
个人分类: 博物感言|686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