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zz193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zz1937

博文

重视植物群丛的研究

已有 10033 次阅读 2010-7-31 16:51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重视群丛的研究

陈佐忠

在植被志的著述中,我认为植物群丛或者群丛组的描述是十分重要的。最近,我阅读了一些相关文献,有一点看法,这里作为砖头抛出,请诸位指正。

在中国植被志编研工作启动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植被科学家都认为植被志是植被科学的基础,植被志的编研是一项创新的工作,是我国植被科学在现阶段的继承和发展。完成一套高质量的中国植被志,它不是对现有自己占有资料的抄抄写写,而是要以全国同行科学家所具有的资料为基础,因此,我们主持编研的科学家,要广泛收集全国同行所具有的长期野外调查的具体、实际的资料,尤其是样方资料,并且以这些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我还认为,植被是不断变化的,为了能够反映植被在现阶段的状况,我们仅仅满足于已有的调查资料还不够,我们还应尽可能进行一些新的补充性的野外调查,收集目前植被状况的资料。占有全面的资料是我们编研工作最重要的一步。而特别重视植物群丛的研究是我们植被志编研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因为我们认为:

1.植物群丛或者群丛组应该成为植被志描述的基本单元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确定“群丛”是植被分类的基本单位。我们中国植被志的编研也尽可能把植物群丛作为植被志描述的基本单元。对一个植被类型描述的功夫主要取决于对植物群丛描述的结果。如果对一个植被类型你掌握了其中绝大部分植物群丛,那你对这个植被类型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我国有多少个植被型,多少个植物群系,在学术界人们会有不同看法,但总有一个基本的数值范围或者比较接近的认识,而有多少个植物群丛,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是一万还是两万或者更多。我们能不能通过植被志的编研过程,把这个问题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作出比较明确的回答。植物志的完成回答了一个问题,即我国的高等植物在3万种以上,也许以后还会有一些变化,但大数不会变。与植被志相似的是我国的土壤系统分类的基本单元土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国有多少个土系,这也是没有准确的数字。因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们才又开始土壤系统分类的研究,研究土壤分类的基本单元—土系。那么,我们在植被志中如何进行植物群丛的描述?

2.植物群丛的描述要规范

什么是植物群丛,根据什么指标划分植物群丛?不同学派有不同看法,有不同指标,我们能不能通过植被志的编研过程,提出一个能为人们少有争议的植物群丛的量化的指标,如果能够这样,这不仅可以使我们植被志的编写统一和规范,而且对以后植被科学的研究也是一个贡献。

“群丛”作为植物科学名词是1910年第三届国际植物学会通过并得以比较广泛应用的。当时确定群丛要具备三个条件:1)有一定的种类成分;2)具有一定的外貌;3)生活在生境条件一致的地方。1980年,《中国植被》确定“群丛”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南方某些类型中则为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丛。”我们认为,这里关于群丛的概念缺少量化的指标和具体的条件,因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另外,对于现代的信息处理也存在一定困难。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原则具体化,同时尽可能量化。我想植物群丛的建立和描述能不能包括三个方面:植物群丛的生境条件;植物群丛的结构与外貌;植物群丛的植物种类组成。

1)植物群丛的植物种类组成:不同植物种的名称、高度、盖度、生物量、重要值;

2)植物群丛的生境条件:地形类型与坡度、土壤质地与酸碱度、地下水埋藏深度;

3)植物群丛的结构与外貌:主要层片结构、群落高度、群落盖度、群落生物量、季相变化。

具体描述的形式可不可以这样:

文字描述:空间分布、主要分布区自然条件特点、集中分布区自然条件特点、种类组成介绍与评述、植物生活型与生态型、高度、盖度、生物量、结构特点、利用方式、问题、保护与发展(一般500字以内)。

样方调查背景:调查地点、经纬度、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发生分类系统与系统分类系统)、调查时间、调查人;样方资料:包括植物种名、高度、盖度、密度或多度、重要值、生物量、生活型、亚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450-348879.html

上一篇:科研人生体会(1)
下一篇:加强监测 提高保护区科技水平
收藏 IP: .*| 热度|

1 刘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