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utj 看看海、观观天

博文

《推动气候模拟的美国国家战略》译者后记

已有 3596 次阅读 2015-2-15 01:1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译者后记

收到邹立维博士转来出版社关于《后记》起草事宜的电子邮件的时候,我正在德国南部小镇Garmisch-Partenkirchen参加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模式调试研讨会(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 the model tuningworkshop)和WCRP耦合模拟工作组(WGCM)第18届年会。本来由于在《译者前言》中赘述颇多、原想以略掉《后记》为好,但是会议期间发生的一件小事,还是促使我来多写几句。107日中午,会议主办方特意利用午餐后一个半小时的空闲时间,组织与会学者一起绕会议所在旅馆旁边的Eibsee湖徒步一圈,边交谈、边放松身心。Garmisch-Partenkirchen小镇位于阿尔卑斯山中,Eibsee湖是高山融雪积水而成。是日阳光明媚、水清天蓝。徒步途中,我顺手拍了幅Eibsee湖风景照片,通过手机微信与朋友共享,不料有国内的朋友在其微信上贴出那几日北京严重的灰霾照片作为对比、并配标题欧洲风景独好,北京灰霾何时了”。出于安慰,我不假思索地在微信上回复了一条别担心,灰霾加重的原因部分地是由于季风变弱,我们利用气候模式的研究证明,季风减弱源自海洋年代际变化的强迫,而近期海洋的变化正朝着有利于季风增强的方向发展微信发出后,片刻引来一大串点,反响出奇地大,更有好事的朋友要细问我个究竟:你们的模式预测的未来中国气候到底如何变化?灰霾真的会减轻吗?

这件小事,促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气候模拟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朝着有用的科学目标上的任何点滴进步,都会获得普通公众的慷慨赞赏和鼓励。不过应该承认,东亚的复杂地形分布,使得当前的气候模式对东亚诸多气候现象的模拟能力都亟待提高。而模式性能的改善,则远非一朝一日所能实现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而这中间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不同模式研发团队间的分工与协作。中国气候模式研发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很多,即使穷现在所有研究队伍之力,力量依然不足。以这次WCRP模式调试研讨会的五个科学主题为例,它们分别是:利用过去气候变化调试模式、模式发展中的调试和评估问题、高分辨率气候模拟面临的挑战、利用短时间尺度现象调试气候模式、用基于数学方法的自动技术调试模式,这五个主题基本代表着本领域的国际前沿方向,但是我国目前在上述五个领域鲜有引起国际同行关注的原创性成果。试想,我国现有的近十家气候模式研发机构,若能够针对上述五方面难题,分成五组,每组投入20人持续努力10年,这样,经过100人坚持不懈的10年努力,我们在上述科学难题上想不取得突破都难。中国科学院在“率先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我国当前的科研组织工作存在“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碎片化扩展”的问题,其结果是资源上的浪费和创新性成果的匮乏。气候模拟学界或许可以成为破解当前困境的先行者。

气候模式的研发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组织协调尤为关键,如同《推动气候模拟的美国国家战略》所指出的那样,气候模拟是一项更为广泛的事业的组成部分,气候模式研发工作需要加强与气候观测、高性能计算以及支撑资料分析、资料获取和气候信息释用的有关学科的信息系统的协调。要实现上述目标,既需要管理和决策上的智慧,又需要组织和实施上的经验,希望《推动气候模拟的美国国家战略》中文版的出版,能够在这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周天军

2014108日于德国Garmisch-Partenkirchen小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20-868114.html

上一篇: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未来地球计划”中委会成员上榜
下一篇:应邀为Journal of Climate撰写东亚干旱研究评述文章
收藏 IP: 159.226.234.*| 热度|

1 陈昌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5: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