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进化论-刘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feng

博文

互联网即将活过来--论互联网的神经反射弧现象

已有 7760 次阅读 2010-9-29 14:26 |个人分类:观点评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互联网, 神经反射弧

 

作者:刘锋

  

    我们在学术论文中反复强调,互联网正在形成一个虚拟大脑结构,这个结构到底是一个死结构,还是一个会对外界刺激进行反应的智慧结构,将是一个有趣的讨论话题,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以下内容除了那个笑话,其他部分即将发布到最新论文“互联网与神经学的交叉对比研究”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笑话,那就是一位医生坐在病人的前面,低头用锤子测试病人的膝跳反射,结果可想而知,医生的鼻子受伤了,膝跳反射就是一个标准的神经反射弧现象。接受刺激,作出反应。那么互联网有没有同样的机制呢?这是一个关于互联网能不能活过来的问题。

 



     我们知道神经系统中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活动是各种各样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活动,反射弧的结构也有简有繁,复杂的反射弧有许多中间神经元。在最简单的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直接在中枢内接触,称为单突触反射。

 

      膝跳反射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反射类型,它仅包含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输入)和运动神经元(输出)。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5]

 

 

 膝跳反射示意图

 

  从互联网虚拟感觉和运动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也同样存在神经反射现象。例如,当互联网中的传感器通过测量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经过预制程序的运算,发现达到符合下雨的条件参数,于是传感器向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信号,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经过简单运算,向该地区联网的野外机械设备发出指令,打开防雨设备,实现互联网的防雨神经反射弧功能(图12)。互联网除了这种简单的反射现象之外,和人类神经系统一样,也同样存在复杂的神经反射现象,这个问题将在未来的论文中专门进行阐述。

 

                            

互联网神经反射弧现象

 

更多互联网进化论内容,请见http://www.intevl.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63-368164.html

上一篇:到底谁是互联网的爸爸?
下一篇:如何找到你大脑中的搜索引擎-人脑中的互联网系列之一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