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花镜: 说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ojp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博文

现代科普的发展趋势

已有 4063 次阅读 2009-4-25 22:11 |个人分类:科普思考|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普, 发展趋势

       随着科普工作的全面化和系统化发展,20世纪全球科普事业经历了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三个阶段,实现了科普理念的重大转变。科普方式已由科学知识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公众和科学家等多主体的平等、双向互动过程,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注重公众和科学家之间以及科学家共同体内部的科学传播;科普内容已由单一的科学知识大众化,转变为科学知识和包含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内的科学文化的传播,日益加强科普教育与技术教育、人文精神和本土知识的融合;科普主体的分化与职业化已成趋势,由传统的以科学家为科学普及的主体,逐步形成由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科技团体、大众传媒、企业以及民间基金会等组织构成庞大的科技传播行业。

       很多发展中国家还处于从传统科普到公众理解科学的过渡阶段,将目标群体定位于成年人上。但是,发达国家对于科普工作的投入越来越重视,已经把科普工作纳入国家科技政策和战略规划,出台了系列政策法规保障、规范和支持科普事业发展,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科普工作,在经费的投入上都大幅度提高(自1997年以来美、英、日的科普经费增加幅度每年都在20%以上)。同时,发达国家已出台了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行动计划。1986年美国科学促进会提出了致力于提高全体美国人科学素质的长远计划——“2061计划”,提出了到2061年美国公民人人具有科学素质的目标。2003年欧盟实施了“欧洲研究区”和“科学与社会”两大战略计划,力图全面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印度在《2003年科学技术政策》中,进一步明确科技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科学信息可以传达给每一个印度公民。加拿大、韩国等国政府在制定21世纪初期的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时,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日本将科技创新立为国策,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力图告别“模仿与改良时代”,力争由一个科技追赶型国家转变为科技领先的国家。

       为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中国制定了全面加强和推进科普工作的系列行动计划。中国科协于1999年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2049计划”,目标是到2049年使18岁以上全体公民达到一定的科学素质标准,使全体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并学会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2006年,国务院颁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计划到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要达到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到2020年,达到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2007年初,国务院八部门颁布《关于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从政府部门为公众提供科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角度,提出加强科普创作、科技传播渠道、科学教育体系、社会组织网络、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政府科普工作的宏观管理,服务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目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98-228189.html

上一篇:植物王国趣无穷,科海探索数华南
下一篇:世界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
收藏 IP: .*| 热度|

1 刘进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