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huy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shuyi

博文

怎么找到好的研究想法? 精选

已有 7823 次阅读 2021-4-16 16:2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特点

前些日子学完了 Lisa-Marie 的 Roam for Results 。课程很贵,但是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利用 42smartblocks ,把任务安排和状态记录描摹得出神入化,却又不需要增加工作记忆的负担。这是一种很好的工作状态。

只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就是科研的计划性,其实不那么显著。所以试图仅通过「自律」和「努力工作」就在这一行获得成就,难。好在 Lisa-Marie 充分体会到了这一点,并且在目标设定方式上,就规避了这种错误认知。建议你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忽略这些原则。

科研不是工厂的生产。虽然你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二者有很多的相似性。例如都需要投入资源,都得设定截止日期,都有对产出质量的评估等。

但是,工厂的生产计划,其实是更有确定性的。至少,它可以把工序拆解出来,让初级工人也能够按部就班来操作。甚至,从很久以前,更为基础枯燥的工序,就可以让并不智能的机器来代劳了。

在科研上,大部分的活儿,是必须要有扎实的学术训练,才能操作。这就是为什么某些本科生简历上,说自己进过某某著名实验室,但是业内没人当回事儿。大伙儿门儿清,你在实验室里面做的,无非就是「刷试管儿」一类的活儿。即便在科研中出现能够自顶向下进行拆分的正规工作流程,实际上也发生在后半段。而且一旦发生,你应当庆幸,最艰苦的部分已经完成了。

科研的关键问题,往往发生在前半段,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

科研不是一场大学课程考试。课程考试的特征,是你只要能做出足够多的题,就能过。

科研是一场田径比赛。不管你跑多快,只要别人比你快一丁点儿,你的付出全都白费。

因此,研究人员最反感的一个词儿,叫做「抢发」(别人分享一个还没有发表的观点,你立刻把论文写出,抢先投出去)。这就跟运动员鄙视「抢跑」一样。

想法有很多,但是真正新颖而有趣的,却很稀缺。

创意

科研的前半段,是找到想法。而这个事儿,跟你读多少文献,根本就不是一个线性关系。

你可能读了很多文献,却依然不能够综合出自己的原创想法,因而除了低水平重复,没有其他办法。

有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就是这样。人家研究了A学校学生某某行为的影响因素,你看完以后觉得好,于是写了篇B学校学生某某行为的影响因素。得来的结论,跟人家没有区别;运用的方法,跟人家基本一致。只不过,做的时间,比人家晚了许久。这样的研究,真的是没有必要。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而已,根本算不上科研。

当然,前面说的「不是线性关系」也未必是坏事儿。这就意味着可能你只看了几篇重要的文献,马上会找到非常好的点子。

但是你不要看完上面这句话之后,立即扔掉书本和论文,欢蹦乱跳去「守株待兔」。

因为你大概率根本等不来兔子。

那种灵机一动,得有多么巧妙才作数?我给你举个例子。

我们学科有位老师,曾经为了查文献熬夜。别人熬夜也就熬了,他熬得非常痛苦而不情愿,于是突然有了个想法——谁还在跟我一起熬夜?

这个点子,别人的头脑中没有闪现过吗?未必。但是他不仅灵机一动,还放下自己熬夜做的当前研究,转而钻进去真的查看了别人熬夜这码事儿。

文献数据库包含了各种信息记录,其中就包括下载时间,以及读者所处的时区。于是他想方设法搞到了这些数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种熬夜现象,不但普遍,而且规律性强。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差异很大。

况且,既然搜集到了下载时间数据,为什么要只盯着熬夜呢?周末怎么样?午休时间?

这样扩展开去,思路顿时开阔许多。更重要的是,之前没人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过这事儿。

后面的事情就是按部就班了。他写的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了本学科的顶级期刊,引用量颇丰。

这种抓住问题的敏感度和立即深钻的执行力,你具备了吗?

秘诀

不少人总以为,科研是按照一定的套路来自动化生成的。这些套路包括各种排列组合之类。然而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和轻松。

卓克在得到App里面讲拉马努金机。提到了「研究的最高境界」,他后面的定义让我震惊:

根据直觉猜出模式或者规律。

写论文的时候,人们的习惯是把自己前面绕的那些弯路都省略掉。把一上来无端的猜测和碰运气,用后来找到的某某理论加以铺垫。高斯干这种事儿,最为出名。以至于被同时代的数学家所不齿,说他「每次证明一个定理的时候,都会像那个老狐狸走过林间,会用自己的大尾巴把后面的痕迹给扫得干干净净。」

问题来了,这种看似玄幻的直觉,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有的人,确实是智商超群。但是根据木桶原理,只有一根长板是不够的。你还需要的,是其他因素的配合,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

我觉得,其中不断通过笔记所做的积累,是一个重要的习惯。

例如前面提到的数学家拉马努金,卓克这样介绍了他的习惯:

拉马努金有记笔记的好习惯,他大部分思考都记录在四个笔记本上……第一本351页,第二本256页,第三本散落了,只找到下33页,第四本直到他去世后58年才被人发现,散落了138页。

这么解释,就合理多了。正是因为这样的积累,人的思想结构才有可能变得更加复杂,而在科研这个事情上,「以简驭繁」都只不过是都市传说。大家喜闻乐见,但未必做数。想要在这场竞赛中胜出,你的思维必须变得更加复杂才行。

补充一句,卓克下面这句话才更好玩儿:

从拉马努金去世开始,整理他的笔记就成了一项专门的工作,研究他生前的笔记甚至还养活了十几位数学家。

所以,我现在上课,常看见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连个本儿都不带。需要做练习记笔记的时候,他们就临时找别人撕几张纸。我就替他们着急——将来别人研究你早期的学术思想,没有资料啊!

好吧,说正经的。

这样的笔记,你会认真整理吗?能给你带来认知增量吗?能增进你思维的复杂度吗?

我也观察到,在做报告的时候,底下观众提问时,如果拿着个笔记本儿站起来,得打起精神特别认真对待。别看他们年轻,但基本都是厉害的潜力股

工具

要构造复杂的知识结构,随时记录、及时整理笔记只是其中的必要条件。要想让自己的知识增长效率更高,你同样需要工具的辅助。

我一直在给你推荐的 Roam Research ,就是一个有效帮助你把知识钩住的利器。为了让你尽快上手,我已经做了若干图文和视频教程。请参考文末扩展阅读链接。

小结

科研的关键,不是那按部就班的后半段,而是生长出新颖有趣想法创意的前半段。

为了能够有选题的敏感度,你需要做好积累。有效地做好笔记,是积累的必由之路。

有了目标和工具,从今天开始,好好记笔记吧。

祝进步!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

如果本文可能对你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以便及时收到后续的更新内容。

延伸阅读

你可能也会对以下话题感兴趣。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

如何高效做文献回顾?(工具篇)

Roam Reserach 到底好在哪儿?

如何用 Roam Research 备课?

【视频教程】Roam Research 如何入门?

如何快速写作论文初稿?

题图:Photo by Dan Dimmock on Unsplash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7709-1282333.html

上一篇:如何把 Markdown 免费在线转换成便携幻灯?
下一篇:导师究竟有啥用?
收藏 IP: 115.24.186.*| 热度|

23 李宏翰 李东风 毛善成 陈新平 卜令泽 孔梅 姚伟 岳建军 吴斌 黄永义 孙颉 郑强 曾跃勤 晏成和 刘永辉 柳林涛 舒红 钱家骏 梁洪泽 彭真明 李剑超 张成岗 李万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3 1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