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tianl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tianlin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宁夏城堡
2023-2-19 17:31
宁 夏 城 堡 一 那时候,我热衷于骑自行车旅游,在从银川向南走去的一路上,不时有古老的城堡和烽火台从身边闪过,更远的地方是战国长城。它们已融合在了自然的背景中,那些残垣断壁在寂寞的古道上守望着蓝天,迎送着岁月里的每一分时光。那时我就突然想起了宁夏的历史 ...
13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中有故事, 故事中有科学
热度 2 2023-1-27 10:19
很多年前,我在中学讲授化学,也讲过一段时间地理,那时候,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读了很多书,读的书也很杂,包括文学、传记、哲学、地理、历史等,在我的读书单中,也有很多自然科学书籍。后来成为大学老师,主讲无机化学,也讲过科学史,甚至还讲过一段时间文明史。作为老师,我知道学 ...
4844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进化论诞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基础
2022-8-21 17:31
进化论诞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基础 实际上,古代人类就有过关于生物进化、物种可变的说法,那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认识,而且还是感性认识。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西方的自然科学在哥白尼“日心说”的鼓舞下,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叫做以点带面,从中可见思想解放的力量。到17世纪末,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力学已逐 ...
24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鸟类飞行的启示
热度 3 2022-3-5 22:46
鸟类飞行的启示 文 / 杨天林 鸟类的飞行常常让我产生崇高和敬意,让我摆脱焦虑、陷入深思、排除杂念,内心升起无限希望。对于空间和时间的无限超越的感觉,对于古代世界的某种理解和原始生命的某种认同,我们都受到了鸟类飞行的启示。 鸟类在苍茫辽阔的天空自由飞行时留下了阵阵悲壮,在生命旅程的 ...
375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鸟类生存的启示
热度 1 2022-2-26 11:20
鸟类 生存的启示 杨天林 自然之手用神圣的力量、用创世的原初冲动、用科学和技术永远不可复制的创造赋予生命世界一种朦胧的简洁的景致。纵观生命的历史,我们对此坚信不疑。 当我看到在蓝天上高飞的鸟儿在动与静交替变幻的时空中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并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一阵阵动听的 ...
292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我从天涯海角来
热度 1 2022-2-6 11:11
我从天涯海角来 文 / 杨天林 1 记得很早以前就听到过一首歌,叫做《请到天涯海角来》,歌曲里有一句词印象深刻:“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现在突然明白,这里说的天涯海角其实就是海南省的三亚。海南省在中国最南面,而三亚又在海南的最南面,又靠大海,当然是天涯海 ...
273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喀纳斯湖
热度 4 2022-1-23 21:40
喀纳斯湖 那正是太阳西斜的时候,喀纳斯湖在地质断层的陷落带平静而幽幽地蓄积着能量,湖的四周是生长着原始森林的绵绵山脉,山之下,树的阴影使喀纳斯湖呈现出一种静谧而神圣的氛围。在那一刻,当你被那种纯粹自然的原色所吸引,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所有的琐事,忘记了所有的俗累,忘记了所 ...
3896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北方河流的印象
热度 2 2022-1-14 21:35
北方河流的印象 文 / 杨天林 我们的祖先把河流比做母亲,这恰恰印证了我的感觉。那时候我游牧在乌兰布和荒漠里一个叫做古尔纳的小地方。坐在宁静的小河边,我常常这么想。 当然,这不是那种风姿绰约的河流。我看到的这条小河是默默无闻地跋涉在沙漠深处的弱水,是把自己的生命几 ...
3843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在宇宙中,我们不是唯一的存在
热度 1 2021-12-31 21:39
在宇宙中,我们不是唯一的存在 文/杨天林​ 除了碳、氢、氧、氮、铁、硫外,磷和其他一些元素同样重要,在生命起源和演化过程中,它们不可或缺。由这些元素形成的自然化合物占了星际空间化学组成的相当比重。因此,我们不想得出以下结论都难:在宇宙的任何角落,生命都是根据同样 ...
2475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思想的宇宙:穹庐结构的今天和明天
热度 2 2021-11-28 16:20
思想的宇宙:穹庐结构的今天和明天 时间会改变一切,包括宇宙的结构,包括由原子构筑起来的生命,包括生命的所有梦想。回顾地球的生命历史,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如下,在地球的原始海洋和大气中,许多简单化合物会越来越多地形成更复杂的化合物。从单原子粒子到多原子组合体,从小分子体系到大分 ...
2369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5-31 1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