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IOTECH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BIOTECH

博文

aBIOTECH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Leon Kochian教授解析培育营养—抗旱性能兼顾作物的根系结构基础

已有 381 次阅读 2023-11-3 10:00 |个人分类:论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aBIOTECH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Leon Kochian教授解析培育营养—抗旱性能兼顾作物的根系结构基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干旱胁迫进一步加剧,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都受到了极大影响,实现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农业构成了挑战。近年来,根系作为植物与土壤密切接触的器官而广受关注,其与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密切相关。其中,根系构型(RSA)即植物根系的空间分布,在必需养分(氮、磷、钾)和水的高效吸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根系与土壤密切接触,最先感知和响应土壤水分含量,进一步引发根系形态变化。根系构型是根系形态特征的重要体现之一,它可以根据土壤含水量和养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更好地获取水分和养分。因此探究RSA在作物高产、遗传改良等方面的应用,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Leon Kochian教授在aBIOTECH发表了题为Constitutive basis of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uncovering a promising trait for breeding nutrient- and drought-resilient crops的研究论文。

微信22.png

       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与水分在土壤中分布不均一。因此,在培育磷高效品种时,需要同时考虑获取氮和钾等可移动养分,如选育根系更均匀分布在表层和深层土壤剖面的“倒三角形” RSA(图1-B),高效吸收表层土壤养分磷的同时,兼顾高效吸收更深层土壤中的氮,钾和水等养分资源。因此,为探索RSA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作者选用美国和巴西地区的代表性高梁品种:磷高效品种(SC103)和磷低效品种(BTx635),对其RSA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进一步明确其根系分布模式,均表现为倒三角形的RSA。

微信23.png

图1 根系结构的图式表征,代表了基于表土层和深层根系的系统

       进一步,分别在营养充足和营养缺乏条件下对SC103和BTx635进行水培和土培培养,并采用2D根系成像技术对其根体系结构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高粱SC103在充足和缺磷条件下均表现出更发达的根系统(图2)

微信24.png

       图2 高粱根系( SC103和BTx635)在200 mM Pi (充足磷)和10、2.5和0 mM Pi (低磷)下对移栽后7、9和12天( Dat )的响应。

       作者根据高梁主胚根的长度,将根系统分为均等的三个区域。在顶部区域,无论是否缺磷,SC103都展现出更长的总根长;在低磷胁迫下,SC103和BTx635在顶部区域总根长均显著增加;缺磷条件下,SC103和BTx635的根系在三个不同区域分布的百分比相似。作者通过开展RSA对缺氮和干旱胁迫的响应试验,发现低氮和干旱胁迫均会抑制两个高梁品种的根和地上部生长,但与BTx635比较,SC103仍然表现出更强的生长能力。

微信25.png

图5 高粱品种SC103和BTx635在高Pi (SP, 200 μM)和低Pi (LP, 2.5 μM)条件下水培10 d的初生根解剖

       根系构型(RSA)在磷、氮和水分等营养元素的高效吸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养分分布不均匀的土壤中,根系的可塑性可以优化养分的获取和植物的生长。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组成型的RSA特性,为养分高效吸收和耐干旱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微信26.png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Leon Kochian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萨斯喀彻温大学博士后Zhigang Liu 为文本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William Lucas教授参与了本研究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58049-1408276.html

上一篇:aBIOTECH | 中国农科院创制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紫花苜蓿新种质
下一篇:aBIOTECH | 山东农业大学胡大刚团队成功解析苹果中MdMYB73调控MdPH5介导苹果酸积累和液泡酸化的分子机制
收藏 IP: 119.119.13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