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shaosh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shaoshi

博文

王少石:《八大山人的悼亡诗》 八大山人(朱耷)的妻子是一位来自浙江省绍兴市若耶溪边的美如西施的女子。

已有 2367 次阅读 2023-2-1 14:38 |个人分类:王少石文章|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王少石:《八大山人的悼亡诗》


八大山人(朱耷)的妻子是一位来自浙江省绍兴市若耶溪边的美如西施的女子。



八大山人《行书题荷诗》纸本墨笔 纵28·4厘米 横22厘米.JPG

 


八大山人的悼亡诗

□王少石

 

八大山人《行楷题荷诗》,纸本,团扇形,高28.4厘米,宽22厘米。钤有八大山人常用印:“屐形小印”、“可得神仙”、“蒍艾”,并有“瞿安眼福”、“怀民鉴定之印”两方鉴藏印。“瞿安眼福”是吴梅的鉴藏印。吴梅(18841939)戏曲理论家、作家、教育家,字瞿安,号霜厓,江苏长州(治今苏州)人。曾仼北京、南京等地教授,被誉为“近代著、度、演、藏各色俱全的曲学大师”。近现代一批文化名人如朱自清、田汉、郑振铎、梅兰芳、俞振飞等皆出其门下。吴梅著作等身,除《顾曲尘谈》、《曲学通论》等等外,还有《瞿安日记》、《霜厓读画录》。“怀民鉴定之印”是周怀民的鉴藏印。周怀民(19061996),现代画家、收藏家,无锡人,1934年被徐悲鸿聘为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山水画兼职教授,1949年后曾任北京画院副院长。出版有《周怀民画集》、《周怀民藏画集》。

这首《行楷题荷诗》曰:

一见莲子心,莲花有根柢。

若耶擘莲蓬,画里郎君子。

 

此诗又题于《竹荷鱼诗画册页·荷》,并有“己巳七月廿五八大山人画并题”的款识,书体在行、草之间,豪放洒脱,己巳(1689)为康熙二十八年,八大山人时年64岁。又见于王方宇藏《为(宝崖)吴陈琰()行楷·自书诗册页》,与《行楷题荷诗》的笔法、结体完全相同,而章法各异,书体在楷、行之间,圆润遒劲,书写时间相近,王方宇先生定为癸酉(1693)前后。这帧《行楷题荷诗》,以篆籀之圆笔入行书,绵里藏针,圆润含蓄,遒劲古雅,是成熟后的八大体风格,系八大山人晚年的书法精品。

若耶即若耶溪,出浙江省绍兴市若耶山,北流入运河。相传为西施浣纱之所。“若耶擘莲蓬”典出李白《采莲曲》: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前两句“一见莲子心,莲花有根柢。”是说我的心和莲子心是一样的,都是苦涩的,一见到莲子我就想到自己的身世。“若耶擘莲蓬,画里郎君子。”想到当年美如西施的妻子擘莲蓬的情景,并且告诉她,你的郎君现在只能隐于书画,通过书画求得精神的解脱了。此处“若耶”二字指代八大山人已故的发妻,“郎君子”则指八大山人自己。

在八大山人的诗中出现“若耶”一词的还有几首,不管是否为题画诗,却都是悼亡诗。“若耶”一词的反复出现,使每首诗都充满着八大山人对这位来自莫耶溪的女子的深切眷恋。
 八大山人还有一首诗《题鱼鸟图》:


目尽南天日又斜,时人莫向此图夸。
是鱼是雀兼鸜鹆,午饭晨钟共若耶。


 目尽南天日又斜”,是说我曾经目睹了一个“日”从南方落了下去,今天望尽南天又看到日落了。“日”字隐“明”字,隐喻明王朝的灭亡。《楞严经》谓:“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时人莫向此图夸”,表达他作为明王朝的宗室子孙,在国破家亡之际无力挽回明王朝之败局,只能苟活于世,靠诗画排遣胸中勃郁之气,因此他的画并不希望得到时人的夸奖。八大山人作画不求形似,为了抒发胸意,所画之物经变形夸张之后,在他人看来,常常是所画之鱼不知为何鱼,所画之鸟不知为何鸟。关于这种情况,龙科宝的《八大山人画记》亦曾提到:“又尝戏涂断枝、落英、瓜豆、莱菔、水仙、花兜之类,人多不识,竟以魔视之,山人愈快。”时人越是看不懂他画的是什么东西,八大山人越是自得其乐。这首诗的“是鱼是雀兼鸜鹆”,即是说时人看不懂我所画之鱼为何鱼,所画之雀为何雀,所画之鸜鹆是不是鸜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每天早晨听到寺院的钟声便会想到我的亡妻,每天吃午饭的时候也会想到我的亡妻,感觉她随时随地都和我在一起。这里的“若耶”也是指代八大山人的亡妻。
约作于1682年至1684年之间的《海棠春秋图》题诗曰:

 

西浒海棠棠棣花,垂丝海棠唐若耶。
若耶四海皆兄弟,琴瑟东施未有家。


 《海棠春秋图》由安徽合肥汪浩先生收藏后,先后请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刘九菴诸先生为之题跋,足显其在八大山人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发现。王方宇先生撰文《个山款八大山人海棠图轴题诗和八大山人的婚姻问题》(载台北《故宫文物月刋·第八卷第六期》1990.9),认为“这幅《海棠图》上的题诗,及‘何负’图章,也是说明他这次婚姻失败的明证。”王方宇先生此处所谓八大山人的“这次婚姻”,是他所认为的八大山人还俗后的“成亲、婚变”,并未与八大山人的发妻联系起来。亦有研究者对此持否定意见,认为《海棠春秋图》与题诗及“何负”一印,与八大山人的婚姻没有什么关系。我认为这幅《海棠春秋图》与题诗及“何负”一印都是八大山人怀念亡妻之作,诗、画、印都着意于悼亡。这首诗借咏海棠怀念自己的妻子,并感叹自己至今还是孤独无家。“西浒海棠棠棣花”典出《诗·小雅·常棣》,海棠比喻兄弟互相友爱。垂丝海棠比喻美人,明文震亨《长物志·花木·海棠》:“余以垂丝娇媚如妃子醉态,较二种尤胜。”“垂丝海棠唐若耶”,是赞扬他的发妻如垂丝海棠一样的美丽温柔。琴瑟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亦借指夫妇。《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若耶四海皆兄弟,琴瑟东施未有家。”是说我与你(发妻)本来是一对和合恩爱的夫妻,因为国破家亡把我们分开了。然而你现在并不孤单,陪伴你的有被清军杀害的,遍及四海的明王朝的宗室子弟们,而我虽然茍活于世,却成了一个令人嫌弃讨厌的“东施”,至今还是孤单一人,没有一个像样的家。此处“若耶”也是指代八大山人已故的发妻,而“东施”则指八大山人自己。“何负”一印有两层意思,其一:年轻的妻子遭遇不幸而离开人世,我却苟活至今,有负于她了。其二:国破家亡,我亦无可奈何,我怎么会有负于你呢?这与下面一首诗的“太平时节总无差”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

八大山人借海棠怀念发妻的诗、画,另如《个山杂画册页·海棠》题诗曰:

 

朱弦渺难度,锦瑟落谁旁。

却扫柳枝竹,成都香澥棠。

 

“朱弦渺难度,锦瑟落谁旁。”度即度曲,按曲谱演唱。锦瑟为漆有织锦纹的瑟。很明显是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无题》诗来表达对亡妻深切的怀念,而且对亡妻的怀念必定与亡国之恨联系在一起,这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前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再也听不到你鼓瑟的声音了,也不知道你的锦瑟现在何处。《诗·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所以这两句也意味着,原来夫妻之间和好恩爱的生活已经渺无踪影了。第三句转到写山人自己的现状,第四句又回到对亡妻的思念,香海棠指代亡妻,四句诗的起、承、转、合十分清楚。此诗与《海棠春秋图》题诗的含义是相同的。

八大山人另一首悼亡诗,《看花不值,仝沈友圣先生道:牡丹少陵集中所无,咄咄怪事,用沈韵就正文翁大方,和之。》:


行军司马亦看花,何事看花不在家。
率府竟停南史笔,金闺还唱牡丹芽。
寅宾织锦红鹦鹉,露冷鸾凤翠若耶。

闻说吴趋会瑶宴,太平时节总无差。

        戊辰春暮,八大山人具稿。

 

此诗墨迹原件曾出现在北京匡时20126月春季拍卖会上,从拍卖图录可知,以往有的著录把“金闺还唱牡丹芽”的“唱”字误作“吐”字。戊辰(1688年)暮春,八大山人时年63岁。沈麟(16221692),字友圣,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人,布衣诗人,八大山人的好友。

此诗由吟咏牡丹开始而转为悼念亡妻。诗题较长,别有寓意。诗题讲八大山人和沈友圣一起观赏牡丹,沈先吟了一首七律诗,八大山人依沈诗之韵和了这首七律,并就正文翁大方,即将诗赠送给这位文翁朋友。“和之”是说我这首是和诗。

有人将“看花不值”理解为八大山人前往青云谱,拜访客居于此的沈麟,共同观赏牡丹,“然来到此地,未见其人”;也有人理解为“这次两人的相邀,却没能成行”,我以为这些观点都是不妥的。查《汉语大词典·1》【不值】条有三解:〔1〕表示做某种事情没有多大意义或价值。〔2〕禁不起。〔3〕难道。其中并没有“未见其人”、“没能成行””之意。

八大山人一方面深谙文字通借,惯于使用通假字以寓隐晦之意;另一方面又擅于引用典故,通过联想寄托所思。这是与他特殊的身世、渊博的学识及所处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也是我们解读他的诗文、题跋时,非常值得注意的二个方面。从此入手,“看花不值”的本意也就不难解释了。查《通假字彙释》(冯其庸、邓安生/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值”通“直”,意为“正,不弯曲。”所以诗题中的“不值”即“不直”。《汉语大词典·1》【不直】有四解,首先是:〔1〕不公;不正。可见“看花不值”是说这个世上连“看花”也是不公正的。接着点出“牡丹少陵集中所无,咄咄怪事,”是谓杜甫虽然没有留下吟咏牡丹的诗,但是我和沈友圣先生却在这里吟咏牡丹,诗中所写的都是这个社会对我们的不公道。

沈友圣不仅“少年曾入九军行,几度悬弧笑楚弓。”(饶宇朴《沈友圣七十次韵》),曾为捍卫大明王朝而去行军打仗,而且其祖上还是敢于直书史实的人,然而这一切何用之有,明王朝不还是灭亡了吗?而我这个“西江弋阳王孙”却落了个国破家亡!诗的前四句借写沈友圣的过去而发泄对明未政权腐败无能的不满。“行军司马亦看花,何事看花不在家。”是说将帅们要行军打仗,他们看牡丹花不能在家里看。明朝末年,朝廷内外交困,战乱频起,八大山人对此是深有感触的。“率府竟停南史笔”,借沈友圣的祖上从事史学研究与著述的家史,讽刺明末的官署已经没有直书史实的人了。“金闺还唱牡丹芽”,是说尽管如此,而朝廷那里还在吟唱欣赏牡丹,此处金闺指金马门,代指朝廷。前后对比,正说明看花这件事对人是不公平的,即所谓“看花不值”。

这首诗既然是和沈麟的诗,那么前四句写了沈麟的往事,则后四句应该写八大山人自己了,只有这样才是合情合理的。所以第五句“寅宾织锦红鹦鹉”是八大山人对亡国前美好生活的回忆,是说当年发妻接待宾客时穿着织锦缎服,上面绣着牡丹花和红鹦鹉。“露冷鸾凤翠若耶”,接着联想亡妻穿着绣有鸾凤和带有露气的牡丹花的翠色衣服,到西王母的瑶池赴宴去了。“闻说吴趋会瑶宴”,“瑶宴”指西王母举办的瑶池宴会,听说她还在瑶池宴上演唱声音婉转的《吴趋曲》。《吴趋》即《吴趋曲》,吴地歌曲名。莫耶溪出浙江省绍兴市若耶山,八大山人的发妻很可能就是一位貌似西施的能歌善舞的绍兴女子,八大山人对这位发妻的眷恋是终生不止的。这首诗表达了八大山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美好的祝福,最后归结到“太平时节总无差”,是说如果没有世变国亡,还是太平时节的话,那么就不会出现任何差错与不幸了,这也是“何负”一印之注脚。诗的开头说的是将士们行军打仗的事,结尾是“太平时节总无差”,前后呼应,顺理成章。

或谓若耶即江西新昌县(今之宜丰)的若耶溪,一名盐溪。八大山人之友胡亦堂于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四年(1675)在新昌任县令,八大山人亦于康熙十一年赴新昌看望胡迹堂之婿裘琏,并在新昌逗留约半年余。但是“若耶擘莲蓬”,典出李白《采莲曲》,李白之“若耶溪傍采莲女”,肯定指绍兴之若耶溪,因此八大山人诗中的“若耶”与李白诗中的“若耶”所指应该是一致的,只是在八大山人的诗中有一种特殊含义,即指代他的“亡妻”。
  八大山人在出家之前是有妻、子的,因为甲申国亡之后,他离家逃生之时迫于无奈,不得不丢弃他们,后来他们遭遇死亡的不幸,八大山人对这段残酷的经历,是终身难忘的。
  陈鼎《八大山人传》中有“数年妻、子俱死”之说,可知八大山人出家之前是有妻、子的。八大山人“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薙发为僧。”(邵长蘅《八大山人传》)是世变国亡所造成的。我国旧俗,男女结婚年龄较早,作为王孙的朱耷19岁以前结婚实属正常,反之则不正常了。抛开“数年妻、子俱死”之说而不论,从八大山人这几首悼亡诗可以断定八大山人出家之前是有发妻的。反过来,这也印证了陈鼎《八大山人传》中“数年妻、子俱死”的可靠性。

本文所引八大山人这几首含有“若耶”一词的诗,只有作为悼亡诗解,才附合八大山人的本意,才是最为妥当的。这几首含有“若耶”一词的诗,作为悼亡诗解如此合乎情理,亦绝非偶然。
八大山人一生“胸中勃郁,块垒千寻”,以诗、画明其志,由于所处时代与其身世的特殊性,使得其诗多晦涩难解。与八大山人有交往的龙科宝,在《八大山人画记》中谓:“(八大山人)有仙才,隐于书画,皆生纸淡墨,题跋多奇慧,不甚可解。”又邵长蘅《八大山人传》也说:“予见山人题画及他题跋皆古雅,间杂以幽涩语,不尽可解。”所以八大山人的悼亡诗也不如古代其他诗人的悼亡诗那样显而易解,然而不尽可解,亦有可解处。

 

                           2015316日于合肥石隐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9963-1374395.html

上一篇:王少石《黃石軒诗草·卷五·收藏篇》(119首): 《宣德红釉》《宣德豇豆红》《再吟宣德红釉器》
下一篇:王少石《黃石軒诗草·卷五·收藏篇》(119首):《赏西汉玉舞人怀古,得柏梁体二十六韵》
收藏 IP: 112.32.53.*| 热度|

2 许培扬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2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