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为了0.1秒的数据,这枚“闲子”蛰伏了50年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2/11/371832.shtm
刚刚读了大工校友俞鸿儒院士的事!我曾经在大工听过一次他做的报告!印象最深的是他说:中国缺钱,选择技术路线的时候省钱还能办事是中国特色!
文中说:“从1958年开始,力学所十多年没要求俞鸿儒写计划、写进度。这一时期,也让俞鸿儒凝练出一条科研感悟:“只要看准方向,尽全力往前走就行,宽松的环境比多给经费更重要。”对此,我也颇有同感,在当前越来越严厉的考核体系下。很多研究不能开展了,都在围绕着挣钱与否来开展,这肯定不利于长期发展。
文中提及:直到1988年,俞鸿儒应邀到德国马普学会访问,其间在亚琛工业大学激波实验室证实了爆轰技术的可行性。
回国后,他立即启动氢氧爆轰驱动方法研究。初期严重缺乏资金支持,经历过一段比较艰难的岁月。但俞鸿儒和他的同事、学生们并没有气馁。
他始终记得郭永怀那句话,“没钱干出大事,才是本事”。
后来,中科院领导和专家们在评议这个实验室时惊异地发现,这批年轻人心中的事业,不是紧紧围着钱转,而是紧紧联系着书中的课题、实验、计算、理论和分支学科。
-----------------------------------------------------------------
我希望今后的考核适可而止吧,至少需要保留部分研究人员的自由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7 0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