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五湖四海聚云端 畅所欲言话教育 ——湖南大学教科院2023年夏令营一组线上学术沙龙纪实(晋梦,王亚妮2023.6.27)

已有 1951 次阅读 2023-6-30 08:58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时间:2023年6月27日下午

地点:腾讯会议

主持人:晋梦

撰稿:晋梦、王亚妮

参与者:余小波、黄汉琳、赵琦、晋梦、王亚妮、吴梦婷、刘桂伶、汪尉、黄用芝、刘昱彤、廖家辉、刘旋、张艳、徐可睿、刁雯钰、胡胜男、周艺萍、张琼云、吴雨欣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逢五湖四海皆入湘来。这个六月,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怀着对湖南大学教育科学院的向往相聚在云端,展开了一场短暂却热烈的学术沙龙。

WechatIMG24.png

一、头脑风暴促研讨

在余小波老师的欢迎和引导下,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渐入佳境,拉开了此次学术沙龙的帷幕。大家对教育相关问题展开思考,以问句形式提出了“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均衡”“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议题,并创新地使用云图提炼出大家关注和关心的教育议题关键词。

大学如何帮助寒门学子突破文化障碍、提升社会情感能力?如何完善高校学生评教制度使其发挥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作用?——江南大学 吴梦婷

大家如何看待高等教育内卷化,你有什么建议?——四川外国语大学 徐可睿

高等教育政策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郑州大学 张琼云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人文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有那些?——南昌大学 廖家辉

基础教育改革中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南京师范大学 刘昱彤

边境民族(较落后)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路径?——广西师范大学 黄用芝

如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 ——首都师范大学 黄汉琳

农村教育成果参差的原因有哪些?——郑州大学 王亚妮

面对城乡与地域之间的差异以及地域间特殊群体的存在,应该如何实行、推广因地制宜、因材制宜的教育政策,怎样做到资源均衡和信息均衡——内蒙古师范大学 刁雯钰

新时代我们应当以何种视角审视和重构学生评价?——宁夏大学 张艳

如何看待“文科无用论”和“内卷”两类趋势?它们对教育造成了什么影响?当今时代呼吁怎样的教育?——上海外国语大学 晋梦

如何看待学历过剩和过度教育现象?——郑州大学 赵琦

WechatIMG23.png

二、思维碰撞绽火花

在同学们的共同研讨下,沙龙后半段围绕“面对城乡与地域之间的差异以及地域间特殊群体的存在,应该如何实行、推广因地制宜、因材制宜的教育政策,怎样做到资源均衡和信息均衡”这一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来自不同学科的同学们从切身感受、问题成因、解决办法等方面对此议题进行了交流。

郑州大学张琼云同学关于教育政策问题,她曾使用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产教融合相关政策。当时她认为因地制宜是推动政策施行的重要路径。我国幅员辽阔,城乡之间所拥有的资源差异大,这就需要城乡各地区审视自身优势和短板,精准识别与本地区发展情况相适应的政策,在结合其他区域政策创新情况与本地区发展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自身的教育政策创新,出台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发展思路与行动框架。

南京师范大学刘昱彤同学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它包含城乡公平、性别公平、民族公平、社会阶层公平等多个维度。其中,城乡教育差异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的城乡差异是城乡差异的一个内容,或者说城乡差异是教育的城乡差异的一个大背景。并从经济、政策、文化等角度分析了原因,并强调了在城市与乡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都要在教材、课程上注重乡土文化。

河北大学刘旋同学从内部驱动来看:兄姐可以通过学业辅导、监督交流、榜样示范等进行代内教育帮扶,赋能弟妹教育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政策的延缓性缺陷及乡村子弟的教育资源差以及心理落差。从外部支持来看:教育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通过完善教育基础设施、转变教育管理组织形式、革新教学方法等方式缩小教育资源差,信息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海量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教育起点公平,促进乡村教育提质增效。

内蒙古师范大学刁雯钰同学在城乡之间的物质基础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各个地域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如在老小边穷地区加强中职教育,收集地区有特色的生产技术并加以扶持,从帮扶到让人才有走出去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人才学习并终身学习。要给人才脱离原有环境的机会,更要培养其脱离原有环境的能力。让“回到家乡”成为一个选择,而不是唯一选择。

郑州大学王亚妮同学对于信息差问题,乡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优质资源,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乡村教育需要走差异化道路,充分利用乡村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乡土文化自信。

上海外国语大学晋梦同学从经济再生产的视角提出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社会发展不均衡在教育方面的体现,背后反映出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社会性,这也启示着我们从社会学角度思考教育问题。例如,如何有效进行社会资源分配、如何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以实现教育的equity而非equality。我们也许在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教育不公的存在,但我们除了批判,也应当结合社会现状反思如何去做,以免陷入霸权意识的思想困境。

宁夏大学张艳同学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还凸显在教育资源利用率方面。结合讨论中提到的信息差和教师课程意识两点,她提出,乡村孩子的三观受教师影响极大。学校、课堂成为孩子们认识、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但乡村教师的课程意识并不强,不能够认识到课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忠实教材、视教材为孤本成为乡村教育的常态。可小小的课本里又怎能装下多彩的世界呢?信息差由此产生。

南昌大学廖家辉同学影响一个教育活动效果的因素既有软因素,即教师、学生等主体,也有硬因素,即教学硬件设施。首先从软因素中的教师角度看,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推动地域之间各级教师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将相对先进的经验引进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改良,如国培计划、各级各类高校的相应培训工作,县域中学的合作机制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从政策或其他方面去思考如何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教师行业。其次从软因素的学生角度看,现今研学活动十分火爆,但如何将其真正落实到位,建立长效机制,也是一个特别需要思考的问题。再者从硬因素的角度看,就应该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尤其是在如今数字人文、融媒体兴起的时代,网络资源的利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如加强云课堂等网络配套设施的建设。此外,因地制宜地注重校本教材的编写和推广也是另一个重要举措。

西华师范大学刘桂伶同学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教育公平事实上是现实需求与理想状态的一个统一,但仍有可为之处。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问题上“启航学校”作为先行者为我们提供新的路径与理念。该校有着优质的办学理念,特色的管理模式,多彩的第二课堂,致力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当然,要想最大化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改变中国教育的整体面貌,除了政策层面,还必须因地制宜,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深入农村,致力于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江南大学吴梦婷同学在教育政策有一定延缓性以及难以真正落实并在短时间内见效的情况下,能否在家庭内部缩小教育信息差与资源差,通过文化资本再生产的方式扭转家庭的文化资本处于弱势这一情况。另外,她提到可以通过家校社合作提升弱势儿童社会情感能力,既促进学业成就达成,又对个人终身发展的素质起作用,达成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亦承接上述几位同学,呼吁乡土文化融入教材开发,树立本土文化自信,以乡土特色促进全人发展、道德涵养。

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徐可睿同学从师资配置视角,总结城乡师资配置的差异体现在师生比差异、班师比差异、教师年龄结构差异、教师性别结构差异、教师学历结构差异、教师职称结构差异等,提出应当关注文化和情感联结,重视乡村教师的本土化培养,让地区的优秀人才服务于本土教育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黄用芝同学需要改革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增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如大力促进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如“校校”合作机制,高校与中小学点对点结合,发达地区中小学与落后地区中小学点对点合作等;同时要充分发挥外派培训教师队伍的力量,以点带面,以一支培训队伍带动整个学校的教育改革,甚至影响整个区县地区的教育改革,以更好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三、深入思考探对策

最后的20分钟里,余小波教授对第一小组同学们在学术沙龙过程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从内容上看,本次沙龙尽管没有事先设定主题,但同学们都从各自角度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教育问题,而且大家的思考深刻,切中时弊;从形式上看,本次沙龙以云端方式展开,组织形式灵活、式样新颖,同学们发言踊跃、表达流畅,充分展现了当今优秀大学生的整体风貌和优良水平。对沙龙中同学们集中讨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余老师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前社会存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是现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发展成就巨大,举世瞩目,但还存在教育发展不充分和不均衡的现象。具体到发展的不均衡,如同学们刚才提到的诸如城乡发展不均、区域发展不均,甚至是同一地区的校际发展不均等。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公正是当今教育需要全力做好的地方。同学们的讨论中,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谈了许多的解决办法。余老师认为,其实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思考: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之途、整体制度层面的解决之途和宏观深入的社会环境氛围层面的解决之途。同学们提了许多具体的针对问题的解决之途,如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仪器设备等,大家可以尝试从制度乃至社会文化环境等更深层次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余老师的发言,给同学们带来了更具高度与深度的启发。

WechatIMG22.png

不觉间时光飞逝,同学们尚在思想交锋之中,但囿于时间限制,大家只好惜别,并在云端合影,以作见证。此次沙龙,让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同学们感受了湖大自由、开放、包容的氛围,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了教育理想的安放之处。行笔至此,仍流连忘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393509.html

上一篇:研途堪堪亦澜澜,前路漫漫亦灿灿(2023.05.26刘宏宇)
下一篇: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青春可回首——记2023届毕业生谢师宴(2023.06.19谢钰文)
收藏 IP: 222.244.1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