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5后无知青年眼中的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yanli45 黄莲树下弹琴,垃圾堆里唱歌

博文

由超女联想到的

已有 3974 次阅读 2009-8-6 08:20 |个人分类:小青年的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昨日看到一篇博文《由快女曾亦可说起---科研风格的多样性》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7279,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有点不舒服,因为高晓松对曾轶可的青睐似乎有点过火,连曾轶可的屁都要夸奖其与他人不同,能听的出是用心挤的。可是,谁会在那么多人,那么重要的场合用心去挤个p出来呢?难怪高晓松会引来众人的不满。

      本人也颇喜欢音乐,第一次去听曾轶可的歌是因为偶然看到的一个视频,叫做《可哥可弃》。事实上,这是一个自制的讽刺曾轶可的,的确很有创意也很恶搞的视频(但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后来终于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满了,最基本的来说,她的音准太差了。我没办法接受这样的一个人进入十强。

      不过,冷静下来想想,确实自己太冲动了,对别人不够宽容,这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抛开评委支持曾轶可的真正原因不谈,抛开她的跑调能力不谈,她的确有那么些创作的才华,而且声音和唱歌的方式很特别,不带过多的修饰,感觉就像是一个很幼稚天真的孩子。可是她的声音也是很多人所不喜欢的。

      这样就联想到一个问题,假如一个很新的,很有创意的科研idea,如博友所说,这样的idea在刚开始时不可能很细致严谨,就可能像曾轶可一样,可能不会被人们所接受。如果因为不符合人们的喜好或者观念,就排斥枪毙,那么就有可能会引起科学甚至人类的巨大损失。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参看故事“换了你,你会杀了谁”的启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5095

      太久远的就不说了,比如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在他的文章发表了之后,当时的科学界缺乏理解孟德尔定律的思想基础。首先那个时代的科学思想还没有包含孟德尔论文所提出的命题:遗传的不是一个个体的全貌,而是一个个性状。其次,孟德尔论文的表达方式是全新的,他把生物学和统计学、数学结合了起来,使得同时代的博物学家很难理解论文的真正含义。有的权威出于偏见或不理解,把孟德尔的研究视为一般的杂交实验,和别人做的没有多大差别。直到35年后他的理论才被人们认可接受;还有一个就是转座子基因的发现者,美国的麦克林托克。这位女科学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在研究玉米的遗传规律时发现,玉米的某些性状的改变是和一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变动有关的。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这些基因可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个染色体。于是她便提出了“可移动的遗传因子”的概念。但在当时的条件下,DNA双螺旋结构还没有发现,人们无法理解她的这种概念。直到7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科学家们证实了“可移动的遗传因子”确是存在的,而且还发现这些因子并不罕见,才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么说来,不仅是在生活,艺术,还是科研,都要保持一个相对宽容的态度,目前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判断标准的不一定就是没有价值的东西。

      那么,这样又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如何区分有价值的,有潜力的和没有价值的事物呢?不能达到我们标准的事物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像孟德尔定律等真正重要的,有价值。对超级女声来说,就是看评委如何判断曾轶可是唱功不够的潜力股,还是只是一个不着调的小角色,正如很多选手被认为的那样。怎么做呢?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这需要有够敏锐的眼力,与经验有一定的关系,但经验太多过于自信也会常常成为眼光的制约(科学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而有了创新的想法或能力也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扎实的功底,才有可能让别人接受,或者去实现它的价值。比如在歌坛,如王菲、莫文蔚、刘德华、阿杜这样唱歌很有特点的歌手,能受到大多数人的接受和喜爱,除了他们有自己的风格之外,扎实的基本功,音准和吐气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基本的。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曾轶可是否是人才,看她以后的道路能否提高自己的唱功,同时保留自己的特色;看一个idea是否有价值,就看在日后的实践证明中能否证明它的可行性或者正确性(或者启发性)。行不通的,或者没什么意义的事物会随着时间慢慢的逝去而被淘汰。

      总之,对人对事多一些宽容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5633-247668.html

上一篇:该出手时就出手?
下一篇:你是瘢痕体质吗?
收藏 IP: .*| 热度|

5 武夷山 马中良 陈中红 pkuzeal qq0hl081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