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李健颐医学论文集》简介

已有 1118 次阅读 2023-2-20 19:39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李健颐医学论文集》是2011年8月1日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咪咪。该书是把李健颐这些几近流逝的宝贵论文保留下来,希望能成为后人继承、学习、研读、发展中医的一块园地。

一、内容简介

李健颐先生生于1893年,从20世纪20年代初即投身于中医临床,并积极参与中医各项社团活动,经常在相关期刊上发表各类文章,致力于推动中医改革。

1.在讨论中医基础的生理、病理时,适时地糅进了西医的解剖、生理。其指导思想遵循着不忘中医之本,又不舍西医之标,积极探索在社会上能行之有效的发展中医的机会。在文章中经常出现“盖心脏有血管,其血液之精华,恃心脏司使,而周行全身……心在胸部中央,为行血之机关,与主要血管相通,大如拳,上大下小……”,治疗上遵循着“西药之治标灵于中药,中药之治本善于西药”,所开方药亦常有中西合璧之例。如胃出血,李氏用西药醋酸铅一瓦,阿片末半瓦,匀服缓其标,复用中药四生饮加阿胶、茜草、丹皮、桃仁等疗其本。此种例子在李氏的文章中已处处可见,其背后的时代特色明显而又有创意,对读者也会有各方面的启迪。

2.李先生的文章大都短小精悍,每篇文章大都只涉及一个病:病因、病理、症状、及方药加减,简单明了,非常适用临床大夫的学习应用。

3.李氏的文章多为临床性论文,并偏于内科、妇科。在妇科的各类医学论文中,又有大量的医学普及论文,如连续在期刊上发表的将米酒一半于玻璃杯中,取人之精虫少许放人杯中……这种描述即使是现在的一位老中医的文章中也是很少见的,以此也足见李氏的医学风格,这在20世纪20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4.在李氏的医学论文中还有一点也是必须提到的,本论文集中还收集了二十余篇有关治疗鼠疫的文章。这既与其父有治疗鼠疫的经验与实践有关,也与李氏所处的时代、所在的环境及对老百姓的深深的同情心有关。这些论文有对鼠疫的基本病因、病理、演变、预后的理论论述,更多地则是对疾病本身的研究、治疗方法,控制并发症。李氏所发明的二一解毒汤,为治疗鼠疫做出了极大贡献,其中就有关于二十一次的不懈修改方剂,以调整治疗方案的过程,以使对这种烈性传染病中医有了有效方剂,在治疗上取得很大成功。李氏的医学文章探本求源、中西互证,其大量的临床医案、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充分依据的科普文章、系统有效的对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研究治疗文章,都作为有鲜明特点的宝贵财富留给了后世。

李健颐先生病逝于1967年。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他还曾写过许多对中医发展颇有建树的优秀论文,但鉴于本论文集所收文章止于1949年,至使要全面研究李健颐先生一生学术思想,还需另图查阅李老的相应文章,在此深表歉意。

这里我们想强调的就是李健颐先生作为老一辈的著名中医学家曾在中医一个特殊发展的年代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

二、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

医家生平

研究性论文

1.西医用器械诊断果完善耶

2.中西药合用治验

3.中医果失败之学耶

4.辟虚不受补之谬说

5.精气津液血新论

6.论五脏

7.气脉筋精之宗派论

8.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合论

9.营卫起止讨论

10.生理新诠

11.营出中焦卫出下焦之研究

12.热深厥深之研究

13.亡阳汗热味淡亡阴汗冷味咸之研究

14.五脏之生理

15.诸病皆由于伤寒之原理

16.伤寒虚寒虚热之讨论

17.伤寒与温病之鉴别

18.伤寒标本之研究

19.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之原理

20.病发于阳者六日愈发于阴者七日愈之研究

21.中医界新药之发明

临床性论文

22.金匮百合病之研究

23.太阳病之研究(一)

24.太阳病之研究(二)

25.畏寒梦遗之奇病

26.睾丸偏肿

27.直肠脱出

28.心理疗病谈

29.心理病之治疗法

30.痿厥

31.骨痿治疗法

32.筋痿治疗法

33.肉痿治疗法

34.脉痿治疗法

35.肺痿治疗法

36.痿易治疗法

37.痿蹙治疗法

38.黄汗病之原因及疗法

39.吐血之原因及治疗法

40.谵语非属于心包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77166.html

上一篇:从医生到科普作家?
下一篇:来自《医林改错》的两种凉血活血针剂
收藏 IP: 223.74.153.*|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