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闻到Nobel的味道(3)

已有 10766 次阅读 2007-5-13 02:59 |个人分类:奇闻逸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闻到Nobel的味道(3)

2007.05.12

公众很关心什么时候中国人能在本土的工作获得Nobel奖,其实还不如关心一下有什么样的科学发现 能够增加人类的知识和增进人类的福利。如果一个发现不能真正写进教科书去或改变产业和技术的现 状,得了个什么奖也不是什么值得光荣的事情。问题是,绝大多数人连假装关心一下能够增加人类的 知识和增进人类的福利的科学发现的兴趣都没有。

先弄清小奖,再谈大奖

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一年一度的小奖Chandler Medal,获奖者只得到很少的奖金,比国内很多地方发表一篇JACS得到的奖励还少,获奖者还要专门跑一趟纽约做一个获奖报告。不过,好几十年来获得过Chandler Medal的世界各地的化学家,后来有差不多40%获得了Nobel奖。所以,大家还是非常高兴地前去领奖 。1991年获得Nobel奖的Richard Ernest,就是在去纽约领Chandler Medal的飞机上得知自己获得当 年的Nobel化学奖的。那是我第一次这么近地闻到Nobel的味道。

Charles Chandler是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的创建者。他从1864年到1918年在哥大化学系任教达54年之久。现在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的Havemeyer楼,就是Chandler向纽约的糖业大王Havemeyer家族募款50 万美元于1898年建成的。Havemeyer是美国化学会成立的地方,也被称为美国化学的诞生地。Chandler还是抽水马桶(flushing water closet) 的发明者,他拒绝为此申请专利,理由是为了促进公众利益。

Chandler的简介见:
 http://c250.columbia.edu/c250_celebrates/remarkable_columbians/charles_frederick_chandler.html

中国人要得Nobel奖,可能第一步是要学会如何发奖。做事后诸葛亮不是什么本事,也得不到好处。在早一点的时候有眼光才不至于让自己难堪。如果有才华的年轻人在一开始就得不到好的承认和鼓励,如何会后来发展去做出更好的工作?如果我们希望N年以后有本土的Nobel奖,就去把现在的自然科学奖拿来分析分析,看有没有够的着的。如果没有,就算有人得了,也不是大家的光荣。如果我们还是采用现在这种单位和个人报奖的办法,我看十有八九是会成问题的。现在我们往往连个优秀研究生的奖评起来都成问题,除了数影响因子之外没什么好办法。应该还是少去想Nobel的事为妙。

请魔法师发Nobel奖

如果大家看过电影《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除了那首Over the Rainbow (彩虹之上) 的动听歌曲和要回家的可爱小女孩Dorothy之外,还应该记得其中胆小的狮子,没头脑的稻草人和没心的铁皮人。Dorothy,狮子、稻草人和铁皮人一起到Oz国去找魔法师(The Wizard),以达成各自的愿望。

Over ther rainbow的mp3链接:http://www.musicwebtown.com/meeko/playlists/13332/211085.mp3

千辛万苦之后,四个家伙终于找到了Oz国的魔法师,达成了各自的愿望。

魔法师对狮子说,你不比任何人胆小,只是你缺少一个勋章,所以就总认为自己胆小。于是,魔法师给了狮子一个勋章。狮子的勇气果然就不一样了。

 魔法师对稻草人说,你比绝大多数人都有头脑,但因为没有文凭,所以就老认为自己没知识。于是, 魔法师给了稻草人一张文凭。稻草人的头脑马上就灵光了。

魔法师对铁皮人说,你比绝大多数人都有情感,但因为没有有节奏跳动的心脏,所以总认为自己缺乏情感。于是,魔法师给了铁皮人一个啼啼踏踏响的闹钟。铁皮人多愁善感的能力立马就提高了。

 魔法师对Dorothy说,能让你回家的东西一直穿在你的脚上。只要你闭上眼睛,将脚后跟碰三下,你就回到Kansas你婶婶家了。

得到了Nobel奖,就像是狮子的到了勋章,稻草人的到了文凭,铁皮人的到了闹钟,Dorothy回到了Kansas。也就象杨振宁先生所说,提高了中国人的自信心。

说到信心问题,记得十几年前在纽约看电视新闻,节目最后报道的是几则逸闻。其中一条是说日本人对于鲸鱼的巨大生殖器制作的食品需求量很大,因为很多日本人相信这种食品可以补肾,增强性能力,所以是过年过节时的馈赠佳品。

Oz国的魔法师最好能够坐热气球到人民大会堂,给我国胆小的狮子、没头脑的稻草人和没情感的铁皮人颁发相应项目的Nobel奖章。这样我们肯定就对中国科学更有信心。

许戈辉采访丘成桐和Nobel百态

数学没有Nobel奖,所以Fields奖就算是数学的Nobel了。记得几年前北京世界数学家大会前后,在凤凰卫视上看到许戈辉采访丘成桐先生,有几段精彩对白如下。(不是每个字都准确,但意思绝对可靠。)

许:您在Berkeley跟陈省身先生学习时就那么优秀,不到两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陈先生有没有想要把女儿嫁给您啊?

丘:没有。陈先生的女儿比我大。那个时候陈先生的女儿已经结婚了,是朱经武的夫人。

许:您得了Fields奖之后,这么多钱是怎么花的呢?

丘:Fields奖没有多少钱啦。那个时候差不多还不够我和太太前去领奖的机票。

我和我太太看了这个节目差点没笑晕过去,而且很佩服丘先生居然不愠不火。许女士和她的节目班子对于Nobel和Fields奖,说到底还是金榜题名,洞房花烛那一套。我到现在都没有搞明白,这种节目当时凤凰卫视的责任编辑怎么就播了出来,难道没有后期制作吗?可见大家一定普遍认为提这样的问题是正常的,许戈辉小姐问这样的问题也就无可厚非了。

下面这个故事也是千真万确。我还记得我上大学时,我在农村上小学的一个表弟问我,得了Nobel奖有多少钱。我按当时的汇率算了一下,说一个Nobel奖大概560万人民币。然后我表弟掐着指头算了一下,郑重地说:多生一个弟弟罚款800块,所以这样可以生7000个弟弟。我说,你只生不养啊?他说, 农村养小孩又不要钱,但多生小孩要罚款。这在当时的确是事实。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千真万确。几年前某一个部门在北京组织高端国际研讨会,其中邀请了一位德国绿党的议员,Nobel奖获得者。对方决定要带夫人和助手前来,主办方来回路费和接待费全付。为了与对方联系和沟通,我被邀请协助与对方的办公室联系用英文通电话。一开始我很纳闷,因为我从来不曾听过有这样一位做德国绿党议员又是因为环境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物,而且到网上还查不出来,颇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恼火。不久,主办方突然告诉我他们刚发现该先生获得的是Ig Nobel奖, 就是哈佛大学发的那个搞笑Nobel奖,奖励此绿党议员的荒谬的环保研究结论,而不是真正的Nobel奖。因此以前所做的联系无效,但是还必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使对方来不了,因为不能让对方发现是因为Nobel奖的类别的原因,毕竟人家还是德国的国会议员。所以,我唯一一次与Ig Nobel奖获得者亲密接触的机会就 这样胎死腹中。

西方人也疯狂

两年前有一位美国人研究生到我的实验室作暑期研究,是美国国家基金委(NSF)和中国科技部合作的项目。这位学生回国之前,说他们随科技部组织参观了很多地方,得到的深刻印象是中国人很希望能从中国本土产生Nobel奖。本来,有这样的愿望也无可厚非。不过,上若好之,下必献之,我们的媒体宣传可能也就领会了上头的意思,加强了这样的导向。所以,产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是难免的。

不过我们也不能只在Nobel的事情上取笑国人,其实西方人对于Nobel将也有疯狂的。

有一些西方名校的教授,一到发Nobel奖的时候就坐立不安。只是周围得Nobel的人多了,不敢表现出来而已, 知道的人也都心照不宣。如果得了,他可能也就笃定要变个人了。

记得钱德拉塞卡说,当年Dirac得Nobel奖的第二天开会,Dirac最后一个进来,大家就掌声不停地向他祝贺,拍了一会儿之后,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结果主持会议的Nobel奖获得者Rutherford就说:够了,别拍个不停,又不是以前没有人得过,还有正事要干呢!

得Nobel奖,不是科学家要干的正事。很多科学家,得了Nobel奖之后,就很难再干多少正事了。象居里夫人,Bardeen,Sanger这样的人,好象还没有几个。

所以,还是多干点正事,少谈点Nobel为妙。等得了Nobel再不务正业不迟。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2054.html

上一篇:闻到Nobel的味道(2)
下一篇:科学政策中的简单博弈
收藏 IP: .*| 热度|

1 ttee1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