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万水千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deng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博文

远山呼唤(日志七) 精选

已有 4469 次阅读 2020-9-26 23:07 |个人分类:考察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考, 迪庆, 松茸, 化石, 标本

山呼唤(日志七) 

回到满目苍翠环抱的叶卡村,空气沁人心脾,在3000米的海拔攀登也觉得轻松,心旷神怡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不过,正当我们还有些得意自己的身体状态之时,旁边走过步履轻盈、笑语嫣然的藏族女子,她们也要攀登到松林的高处,去采集这里的山珍——松茸。看她们的样子似乎毫不费力、轻松自如,我们全队的男子汉则是自愧弗如了。

不到云南都会听过太多关于松茸的传说,简直被描绘成人间的极品美味,自然也就价格不菲。到了云南省,才知道采松茸要去迪庆州,而在州上又听说是在中甸县,特别是尼西乡,比如叶卡村,最终是产在松树林。我们就在这里的松树林里寻找发掘化石呀,怎么没顺便看到松茸?蘑菇满地都是,是我们不认得吗?最后一问,没错,是在松树林里,但却是在松树林靠近山峰顶的地方。算了吧,我们还是安心做我们自己的工作。

松林中也不寂寞,除了婉转的鸟鸣,一整天里都有清脆的牛铃陪伴着我们,有时是独奏,更多的时候是合奏。它们隐身在松林后,常常是只听铃声不见牛。然而神奇的是,傍晚我们收工的时候牛儿们也自己回家了,每只都会准确找到主人家,还会在门口摇动脖子上的铃铛,等待主人听到后来开门。

 

一整天陪伴我们的还有时大时小、似有似无的雨水。迪庆跟丽江一样,也是干湿季节分明,而雨季比丽江还要晚一个月才结束,直到10月都是雨量充沛,所以我们遇见的天气状况并不特别。我们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带够了雨具。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啊,竹杖芒鞋都不怕,我们有越野车和登山鞋,就更不怕了。实际上,队员们并没把雨水放在眼里,每当越下越大时,大家都把雨具用来保护我们携带的设备和采集的标本。

山里的日落比平原要早得多,但我们总是充分利用阳光。等到终于收队路过村子时,看见松茸也被采集下山了。实在是外形毫不起眼的野生菌啊,无论模样还是色彩,我们看见的比它漂亮得多的数不胜数。不过大家都说气味很特别,我闻起来也就是蘑菇味嘛。

 

毕竟是在产区,价格不会太离谱,晚上我们就在餐馆点了号称刺身松茸的一盘。说实在的,跟以前吃过的干货松茸感觉一样,就是味同嚼蜡。是四川人说的山猪吃不来细糠吗?我最后蘸了辣椒酱才算是把生的新鲜松茸片咽下去。要让我选择,还是刺身黄瓜更适合自己的口味。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刺身到底是什么意思,想象中大概跟纹身差不多,厨师在鱼身上像刻西瓜盅一样雕上图案吧。蘑菇怎么雕图案?特意一查,才知道哪里是雕刻的事,是日本人切鱼片之前去了皮,有些鱼没什么特征就认不出来了,所以在鱼片身上刺一根挂着鱼皮的签子以便客人识别。没想到刺身一词现在扩大打击面了,生吃的都是?也不是,贵的才叫刺身,便宜的叫凉拌,譬如拍黄瓜。

 

其实在野外考察期间,吃饭只是一项任务,抓紧吃完,晚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各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专门业务,整理野外记录,核实观察结果,还有写文章的工作不能停下来,如果有校样来了修改的时间一点都不能耽搁。每日归来下夕烟,签纸详填,图纸精编。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要集体参加对当天采集标本的登记装箱工作,不管干到多晚都不能推到第二天。当然,这是一项快乐的工作,说明我们收获满满啊!

(文末照片由时福桥高工拍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51-1252227.html

上一篇:远山呼唤(日志六)
下一篇:远山呼唤(日志八)
收藏 IP: 106.57.201.*| 热度|

11 张永刚 张晓良 徐义贤 师永辉 孙颉 杨卫东 杜占池 许培扬 晏成和 冯大诚 白龙亮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