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数学学引论:0. 四角图
2024-10-7 09:28
🍀同学们,最近给大家介绍了数学学里的四大名词,用它们去覆盖全部的数学,包括现有的和未来的。要知道,数学是经年累月发明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像课本里呈现的那样,从天而降或让人以为本来就有。一开始什么也没有,后来才有了一些。 老师读大一时,对 ...
个人分类: 师生园地|98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置顶 · 研究生要警惕哪类导师?
2023-11-8 20:10
学术界存在一类导师,他们的真实想法不是培养研究生而是利用他们。这类导师表面上强势,也可能有一官半职,但他们自己并没有站稳。最明显的特征是,他们只顾自己,而完全不顾学生的前途 (也顾不上)。尽管这类导师的 师德 堪忧,但遇到他们的机会挺大,而研究生一时半会不容易甄别出他们。研究生要多个心眼儿,多注 ...
个人分类: 教学研究|147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置顶 · 国基2022 (面上) 科学问题属性表述
2022-9-26 19:13
三维场方程的数值求解是计算物理中的前沿基础课题。由于计算量和存储量十分庞大,高分辨情形下的计算尤具挑战性。几十年来,尽管已经发展出几类快速算法,并在实际计算中获得推广应用,但对于高维度、高分辨率边界条件的积分方程,在桌面机上计算百万阶问题存在巨大困难,在超级计算机上“实时”计算仍具挑战性,需 ...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555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没有评论
置顶 · 申请项目同行评议意见反馈信 (2020年9月18日)
2022-1-12 17:02
李毅伟女士/先生: 您好,您申请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经过科学部初审、同行专家通信评议、会议专家评审组会议评审和基金委委务会议审批,未获得资助。由于科学基金实行竞争机制、择优支持,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资助项目只能优中选优,因此一些较好的申请项目,仍可能未获资助;或者因项目本身原因,在某些方面 ...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1289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置顶 · 基金评审|同行信服、权威同行与发表空窗期
热度 3 2020-10-9 18:52
导言:文章评审是以科学问题解决的“完成度和同行信服”作为判据,相对而言较易把握。而在项目评审中,在展示“未发表的核心进展”的前提下,应当以所提方案的“创新度和可行度”作为优先判据。权威同行的权威性在于,维护优先判据不受“同行信服”之干扰,即不应考虑优先判据以外的事项,这是难以把握的地方。面上 ...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692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置顶 · 神の格局
2017-11-30 19:48
要敬畏神。 *** 周一结束了运动学的推导 * 。这两天忽然想到一个简单模型,可以用来“类比”狭义相对论中出现的情况。 . (1)考虑两个大小等同、质量等同的刚性球的弹性正碰问题。设想A球以速度v运动,B球静止不动。则发生理想正碰后,A球会静止于B球的位置,而后者将以速度v运动。 . (2) ...
个人分类: 心路|634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置顶 · 研究生如何自救?(上)
热度 7 2019-7-14 16:53
导言:由于各种原因,不少研究生入校后发现:导师完全不指导。而很多学生到了研二下学期才认清“形势”。此时,若找到课题,往往也没有准备好。本文试探讨研二生自救之路。 . 研二第一学期要:读文献、定方向、定课题。由于是初学,对于做研究完全一抹黑,在没有导师指导的情况下,可能完全抓瞎。这样, 到了研 ...
个人分类: [Graduate Gate]|16568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7
置顶 · 研究生如何自救?(下)
热度 5 2019-7-25 11:48
. 之前探讨了研究生如何选定课题并执行课题 * 。下文继续就后续事宜展开探讨。特别要强调的是,前期工作要对接写作,两者不可截然分开。 . 4. 整理文章 对于多数研究生而言,写文章是 “大姑娘上轿” 头一遭,自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就写作的技术而言,网络上已经有了不少论述,建议参考。这 ...
个人分类: [Graduate Gate]|18168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5
置顶 · 数学、温伯格与心理段位
热度 1 2019-10-6 18:24
刚坐在沙发上发呆,想到几点... * * * 很多搞(应用)数学的人注意到,其它学科的很多问题,都会归结为数学问题,所以认为数学是核心或本质。而不少做物理的人倾向于将数学看做 “工具”。我的看法是,对于其它学科而言,数学是一个 “重要环节”。做数学的人和其它 ...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6970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置顶 · 两本书 昨天到货了...
2019-5-30 20:26
* * * 待会再说书的事。之前 * 提到一个 “主定理”,发了博客后获得一个启发。当时提及 “ ...而证明它的方法完全不露痕迹。 ” 心下暗暗称奇。但稍后发现,其实是有痕迹的,就在条件里: 0 - (Kx + B)。那个 “0” 是我添上的,不影响什么,但启发就在这儿...(以下内容初中生能看懂,但专家倒可能看不懂 ) ...
个人分类: 心路里程|56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研究的"态"
李毅伟 2025-1-21 17:46
希望提出 研究学,不要写成一本书,千余字讲一讲,引发思考和讨论为佳。 客观来看,研究者总是处于知识的大系统内部,至于涉及到哪个以及多少 parts,可能取决于价值观和经济行为。永远处于单一的 part,可称作 单态。这类研究者有其可笑之处,可是他们自己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
个人分类: 科学随笔|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泥人张
李毅伟 2025-1-17 09:43
不是现实把你捏成它想要的样子,就是你把现实捏成你想要的样子。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0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度规" 更为本质
李毅伟 2024-11-26 09:11
刚才正读一篇旧文 * ,忽然认识到 度规(metric) 更为本质 —— 方 和 法 可视为 度规 的两种表现形式。 方 的原始意思是直角或 90度的角,来自角度的度量;法 的原始意思是 直,即曲率为零,来自弯曲程度的度量。由于不同的顺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序 也联系着 ...
个人分类: 心路里程|274 次阅读|没有评论
责任
李毅伟 2024-10-23 10:52
社会上经常会流行一些说法,貌似有理而经不住推敲。比如, 成年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句话极不负责,会成为借口,鼓励不负责任或推脱责任。再比如,无效社交 提法,会减除人际纽带,减少社会连接,从而减少经济机会。 你听到过哪些流行说法?会选择盲从吗?
个人分类: 公共事物|36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灵魂之问
李毅伟 2024-10-13 17:59
刚才向大二学生发出一问:如果你不优秀,要不要继续听自己的?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53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认真
李毅伟 2024-9-5 23:31
有时觉得,我们并不缺少 人才,而是缺少 认真 的精神。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62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考核学
热度 1 李毅伟 2024-6-7 09:16
“ 每年一小考(年终考核),三年一大考(聘期考核),年年都要算工分 ”——每年考核只是为了方便行事,并无科学性可言。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106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一张一弛更有活力
李毅伟 2024-6-4 23:21
考核不是不可以,但不应该建立在项目的基础上。获批项目可以嘉奖,不可以作为考核的要件。考核是就“基本条件”进行评估,比如教学能力和发表记录。希望设计更平衡的考核,比如“三年考核与三年不考核相结合”,一张一弛更有活力,也照顾到了有关主张和文件。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80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大学的本意
李毅伟 2024-4-18 22:30
Universities are setup for greatness, not formediocrity. There is no need to be a genius in order to enter a university, but it is needed to have a heart to assume and pursue greatness there. For the sake of inclusion or ecnomic reasons, however, many ordinary people are permitted to ente ...
个人分类: 心路里程|12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研究生不要做跨学科研究
热度 1 李毅伟 2024-4-11 08:17
这会儿忽然想到,不要让研究生做 跨学科 研究/项目。时不时会升起 跨学科 的呼吁,那是因为相关研究团体遇到了 人员荒,没人给他们干。特别地,在那类场景中,作为研究生很难分清楚哪些 advice 来自对口的 expertise。跨学科研究是 大师游戏,至少是成熟的研究人员。比如说,不到50岁,已经 ...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1023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3 0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