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引用之奇谈怪论
迄今论文引用的统计方式主要是依据“论文引论文”,而且仅仅是以数数来量化,无视具体引用的情况。其优点是简单可操作,弊端很多不便列举。下面从具体问题谈一些论文引用的个人观点。
“引用”是包括“引”与“用”两个方面的,显然“引”比“用”弱多了!而奇怪的是,更重要的“用”却被大众忽略了,反而让“引”大行其道。这世道真的不公平!
个人外行认为,论文被引用的类型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直接被采纳入教科书的核心知识内容的;第二类:直接被应用到技术规范和标准等,被应用于启发某项研究或帮助实现一些重要成果的;第三类:被其它论文引用的。
第一类引用实际是最高层次的引用,因为教科书是能够流传下去,并为广大学子学习和传承与光大下去的。但现在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的论文极少,以至于最珍贵的东西反而被大家忽略了。可能有些人觉得这种情况到了21世纪不太可能有了,只有过去几个世纪前才有,如牛顿时代。但对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研究成果直接编入教科书的事在现在和未来都是可能的!哈哈,个人近十年一直把这种引用作为追求目标,但却屡遭“不公”,因此才想写下此博文。
第二类引用的论文现在也很少,一是论文很难成熟到作为标准,二是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有用东西是不作为论文发表的,甚至不申请专利的,除了个别没有经济头脑的科学家除外。因此,目前这类引用也常常被人无视,也很少人给予关注。
第三类引用是数据库公司、文献计量研究者和广大论文作者最关注的,而且也是机构组织经常拿来说事的。其实,第三类引用如果细致一点分析,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引用层次,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细述。
论文引论文其实还可以分为很多子类。如,1)“正面引用”、“中性引用”、“负面引用”;2)“上游引用”、“中游引用”、“下游引用”;3)“直接引用”、“间接引用”;4)“有意引用”、“无意引用”、“恶意引用”;5)“内容引用”、“充数引用”;6)“一次引用”、“二次引用”、“多次引用”;7)“引而不用”、“用而不引”、“用引兼具”;等等。
上面的大多数词汇我想你懂的。有些稍加说明一下,“上游引用”“中游引用”、“下游引用”是指科学领域的上中下游,比如哲学,我的微信关注了“科学技术哲学在线”,里面许多很好的文章,一篇一两天的点击数就是不到一百次;而关注的“安全生产技术”,里面的科普文章一篇一两天的点击数就上万次。即使是同一个学科,上中下游的研究论文及其引用是不能同时做比较的。做上游的人一定是极少数人做的,有共鸣的人也是少数。近十年我做安全学科的上游,就需要面对这种现实。为什么综述文章通常被引用较多,因为现在有很多懒人做科研,特别是研究生,参考几篇综述文章来写自己的学位论文综述多容易啊!而且综述“质量”高!要是都去引用一次文献,花上二十倍的时间也难写好。
上述对论文引论文的分类还没有从时间维度来分析,如果按时间维度谈引用,也可分为很多类,比如“零引——睡美人——零平行线”、“由高引到零引——下降引——下滑线”、“由低引到高引——上升引——上行线”、“稳态引——平行线”、“由低引到高引到低引——抛物线线”、等等,如果能够运用一个含有时间参数的数学函数来表达引用数,则更加科学和可以有无穷多种形式。各种引用规律都有话说,就目前来说,五年内引用率高、应用总数高是最吃香的。
现在大数据厉害得很,论文引用还可以关联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东东,例如与个人或集体的德性、财富、前途、智商、年龄、等等等的关系。
论文引用让很多人发财,论文引用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论文引用让很多人欢喜和获得实惠,论文引用让很多机构有说事理由和评价依据,论文引用让很多机构和人有了权利,等等。。。。。。但论文引用也伤了很多人的心,论文引用也让很多垃圾埋没了稀缺的真金白银,论文引用也让社会一部分人的心灵走向歪曲,论文引用也浪费了我们社会的很多宝贵资源。。。。。。
尽管不少文献计量学者和科技工作者认为论文引用对大多数人来看,总体规律是正常的和合理的,但人类科学进步往往不是靠大多数人,而是少之又少的极个别人。
一谈起论文引用,伤心啊!论文引用规则必须研究和改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