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JW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POJWG 主要研究方向:碳素纤维的水质净化、水净化生物链、污泥处理技术及石棉处理技术

博文

全球变暖对策-3 精选

已有 8869 次阅读 2016-2-26 12:16 |个人分类:一般介绍|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球变暖, 水污染, 水处理

了解温室效应气体

  温室效应气体是大气中通过吸收一部分从地表放射的红外线而带来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总称,包括对流层臭氧、二氧化碳、甲烷等,近年,大气中的浓度增加是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在京都协定书中作为排出量消减对象,并且被环境省掌握年间排出量等的物质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氢氟碳化物类(HFCs)、全氟碳化物类(PFCs)、六氟化硫(SF6),6类。

表1-温室效应气体的特征

温室效应气体暖化系数性  质用途、排出源
二氧化碳(CO2)1代表性温室效应气体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甲烷(CH4)2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常温下呈气体。易燃。农业(稻作、家畜的肠内发酵)废弃物填埋、污水处理等
一氧化二氮(N2O)298众多氮氧化物中最稳定的物质。没有其他氮氧化物等那么有害。农业(家畜排泄物、土壤)燃料燃烧、废弃物燃烧、污水处理等
HFCs(氢氟碳化物类)1,430不含氯,不会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
强力温室效应气体。
空调和冰箱等的制冷剂、化学物质的制造过程等
PFCs(全氟碳化物类)7,390只由氯和氟构成的氟利昂。强力温室效应气体。半导体的制造过程等
SF6(六氟化硫)22,800只由硫磺和氟构成的氟利昂。强力温室效应气体。电器的绝缘体等
NF3(三氟化氮)17,200只由氮和氟构成的氟利昂。强力温室效应气体。半导体的制造过程等

※暖化系数是指,在京都协定书中以二氧化碳作为1的情况下,表示各种温室效应气体的温室效应程度的概算值。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有代表性的碳氧化合物,通过燃烧碳单体或有机化合物可简单产生,生物的呼吸也可产生。气体称碳酸气,固体称干冰,液体称液态二氧化碳,水溶液称碳酸·碳酸水,并产业化被使用在多方面。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阳光和水进行光合作用,碳被固定在植物中,而氧被放出到大气中供生物呼吸。二氧化碳能使树木和植物生长,并产生生物所不可欠缺的氧气。然后如果将树木燃烧(=氧化)的话,碳和氧将再次相结合成为二氧化碳。在地球上,重复着碳、氧和二氧化碳的均衡循环,生物才能生存。二氧化碳是不可缺少的气体。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和同体积的甲烷和氟利昂相比虽然较小,但由于排出量巨大,所以被视为全球暖化的最大原因。近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石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化发达的美国、中国、俄国、日本等先进国家排出量占比例较大,担有特别重要责任。


●甲烷(CH4)

  甲烷CH4是最单纯构造的碳氢化合物,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所结合的分子。甲烷除了可以从天然气中得到,还可通过一氧化碳和氢反应,工业性大量生产,作为燃料用气和化学过程所用原料被使用。另外,牛等食草动物的嗝中也含有甲烷,粪尿发酵过程中也可产生甲烷。甲烷具有同量二氧化碳25倍左右的温室效果,除了人工排放,还有可能从火山气体或永久冻土中的甲烷水合物中放出。大气中的甲烷浓度自1750年以后增加了150%,现在也正在继续上升。


●一氧化二氮(N2O)

  一氧化二氮也称氧化亚氮,是氮氧化物的一种,主要发生源有燃烧、氮肥料的使用、化学工业(硝酸等的制造)、有机物的微生物分解、污泥中硝酸或亚硝酸的蓄积等。在地球的氮循环过程中,氨氮会被硝化成硝酸和亚硝酸,如果脱氮菌迅速将氮分解的话是不会产生的,但不存在脱氮菌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氧化二氮具有较大温室效果,是二氧化碳的约300倍,大气中的一氧化二氮浓度自1750年以后增加了17%,现在也正继续增加。


●氟利昂、代替氟利昂的其他温室效应气体

  既破坏臭氧层又是温室效应气体的氟利昂(CFCs)、氟利昂替代品(HCFCs)在大气中浓度,由于1995以后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排放消减效果,微增或正在减少。但另一方面,这些的替代物质(HFCs)和一部分的化合物(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也是温室效应气体,这些的浓度现在正在增加。

出处: 日本水生态协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803-958765.html

上一篇:全球变暖对策-2
下一篇:全球变暖对策-4
收藏 IP: 121.114.4.*| 热度|

15 陈楷翰 李颖业 谢平 黄永义 李学宽 蒋大和 朱晓刚 高建国 蔡小宁 张晓文 田野 信忠保 shenlu aliala htyst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