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科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uchj 生态学 兰州大学

博文

撩开百岁至公堂神秘面纱-鑫报

已有 3741 次阅读 2007-10-21 16:3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撩开百岁至公堂神秘面纱  
   
  一座古建筑都是一段厚重的历史,每一个老地名都是一片深沉的记忆。在中国,有人知道兰州大学,却很少有人记得甘肃贡院;在甘肃,有人知道西关十字,却很少有人知道至公堂。在繁华的西关商圈以西、以至公堂为中心的部位,还有一条叫萃英门的老街名。  
 
  历史的风雨剥蚀中,在拆迁的动力铲车步步逼近时,那些历经沧桑的老建筑,那些饱含记忆的老地名,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近日,随着至公堂修缮工程的开工,这个沉寂了一个世纪且屡遭劫难的唯一幸存的古老殿堂,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鑫报按语  
 
 
 
  走进被人忘却的至公堂系列报道之一  
 
  一段百年的兰州历史,正在被世人所遗忘,一所高等学府的起源地,湮没在了繁华的闹市区。至公堂,这座曾为清代贡院乡试取舍重地、左宗棠亲笔题匾的古建筑,经历了世纪的风雨与拆迁的劫难后,近日得到辖区主管单位(兰大二院)的重视。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修缮工程的进展,一同走进这座古老建筑,去撩开它神秘的面纱,去关注它未来的命运。  
 
  被人遗忘的至公堂  
 
  这几乎是一处被人遗忘了的古老建筑——至公堂,曾为清朝年间贡院乡试的取舍重地、兰州大学的前身,在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剥蚀后,这个拆迁潮流下的劫后余生者,终于有幸得到了工匠们的重视。“他们是永靖古建公司的匠人们,正在维修至公堂。”保安老梁说。至公堂一侧的平房就是保安的值班室,平时,这座高大庄严的古建筑紧锁着双扇木门,有些阴冷。粗壮的槐树和零乱而又枝叶茂密的松树,以及顽强的牵牛花等,将这座气势恢弘的古建筑重重包围。至公堂和堂前绿树以及杂草被一米来高、底漆斑驳的铁栏杆围住,中间形成了一段绿荫披拂的甬道,供人进出。  
 
  走近至公堂,这座高大的堂屋,记录着沧桑的门板和被历史湮灭但依然可辩的大梁彩绘,门廊里黑枯而沧桑的的那些雕梁画栋以及风韵犹存的黝黑檐头,仿佛都将人带入那古老而高雅的世界。泛黄的檐角椽梢以及木质的刻花窗棂,还有人字架屋梁坚固而灵巧。观其外部,至公堂的主体是完好的,几年前在一场大风中坍塌的房顶后脊已被修复。它的后墙外则凌乱地堆放着青色方砖,还有被泥土弄脏的青筒瓦。  
 
  说起今天的兰州大学或者它的第二附属医院,几乎无人不知,但要是提起至公堂来,相信没有多少年轻人会知道。这座处在医院大院中心的古老建筑,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后,如今像一位垂垂暮年的老人,在默默地倾诉着过往的沧桑。患者和家属们时常三三两两地坐在围栏上聊天,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至公堂,现在是兰大二院的会议室,有时也客串护士们的俱乐部。一位老者说:“这里曾有宝贵的清代古建筑群,但后来为了建这个门诊楼(正在新建的门诊大楼)都拆了。”他说,这栋楼底下就是过去的甘肃制造局。“拆除文物是违法的,但当时的领导拍板了,谁也阻拦不住!”这位兰大二院退休好几年的老医生感慨万端。  
 
  再往东,与至公堂紧邻着一排低矮的红砖房,以北则是楼层并不高的家属区,居住的大都是本院职工家属。再往东还有一个形似至公堂般高大威严的古建筑物,墙壁和柱子的颜色更显陈旧,有的地方裂开了二指宽的缝子。芨芨草爬满了房顶,钢筋拧成的门栓上挂着一把锈蚀的大铁锁。门前堆满着各种废旧建筑材料,还有一面红色底漆的大鼓。隔着宽宽的门板裂缝,可以看到里面的木头和屋架,还有几张破旧的桌子等。尽管上面没有标志和文字记录,但据长期研究兰州地方史志的邓明先生说,这个古建筑的名字叫衡鉴堂。  
 
  修缮工作存在诸多困难  
 
  至公堂的命运,不仅是热衷文物保护的有志之士所牵挂的。作为兰大二院后勤部长的张廷华先生,也一直情系着这座古老的建筑。此番修缮至公堂,他和同事们忙活了好几个月,打报告,筹资金,查资料,请专家,上周才托付给永靖古建公司的工程师们。“至公堂由于年久失修,多处坍塌渗水。几年前我们就多次向兰州市文物局打过报告,目的就是想争取一些资金修缮这些剩下的古建筑”。让张廷华等热爱古建筑保护的同仁们遗憾的是,由于各方因素,资金问题一直无法解决。上个世纪90年代,医院曾投入了40多万元资金对至公堂先后进行了三次修缮。医院已经尽了力了,有关修缮规划也早就向上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了报告,张廷华有些无奈地说。  
 
  “据我们知道,规划已经通过了文物局的审核。”张廷华表示,至公堂作为兰州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理应得到很好的保护。“目前因为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以我们的力量,只能对至公堂坍塌的部位做初步的修缮”。令他们痛心的是,无力恢复至公堂后面的那座老建筑衡鉴堂。由于衡鉴堂坍塌的严重,需要很大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但至于需要的数额,暂时还无法估算。“只能是下一步的规划了”,张廷华叹息道。此次修缮至公堂医院筹集了3万多元资金,永靖古建公司的工人们7月初期就开始动工维修。以兰大二院总务科长孙建华的估计,30人的施工队伍正常工作,月底就可竣工。  
 
  采访的当天上午,记者正好见到了正在至公堂墙角处抹灰的工人杨建斌。他们已经从房顶转移到了下面,房顶后脊已经修缮完毕。这位30多岁的汉子对古建筑的修缮是很有经验的。“一方面不能破坏,有的构件由于年代久远风吹日晒,很容易损坏的;另一方面还要做到修旧如旧,这样才有文化的意义,才具有文物的价值”。他边干活边与记者闲聊了起来。在至公堂房顶后脊处,以前坍塌的一段已经修缮完毕。有些遗憾的是,房顶破损的瓦片还是很多,墙角处渗漏的泥水污迹斑斑,使得青色条砖筒瓦早已面目不再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28-9440.html

上一篇:人工湖和湖边的花园(图片)
下一篇:中国人误传千年的七句话!(转帖)以前不知道,所以转了!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