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科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uchj 生态学 兰州大学

博文

个体异质性能否促进物种的共存?

已有 8398 次阅读 2009-4-29 09:2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关于物种共存的机制,这些年江湖上可谓是腥风血雨,不同门派尽出招数。自Hubbell中性理论的大作问世,中性派人才辈出,Nature、Science成了他们的后花园;近中性派也顺势崛起,领军人物当属北师大的张大勇老师。中性与近中性之争基本上还是门派内部的争论,本质上还是源于一宗。

当群落生态学界大部分人都在中性理论上刻苦钻研时,唯独Clark(Duke)及弟子跟众大侠唱着反调,中性理论?扯!自然界没有中性过程(TREE)!Clark在一定程度上练就了一门绝世武功--贝叶斯分析,凭此已经在多个领域拼杀多年。也正是由于江湖上精通这绝世武功的人太少了,以至于让人有点感觉两派之间没什么和解的余地。看着Clark舞枪弄棒,绝大部分人都会说:这家伙在干什么?这么玩让人崩溃!而其自己貌似沉浸其中,乐在其中。孤独却让人顿生几分敬意!

Clark提出高维度共存的机制,认为个体间的差异及时间效应对物种共存起重要作用。你是不是想到了某某人的多维生态位理论?厉害!贝叶斯方法能够包含多源数据,估计多个参数。。。能想象一次同时要估计几万个参数吗?我是想象不了,从此也知为什么我说Clark孤独了,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哈哈。

至于个体间差异及其他的能否促进物种共存,偶不知道。昨天试了在中性的框架中加入该效应,结果是不能提高反而减少了共存时间。也是,在中性基础上验证高维度理论,开国际玩笑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28-228863.html

上一篇:贝叶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举例
下一篇:频度与贝叶斯――白猫黑猫?(修正版)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