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知晓生老病死之理,更需要追求善终

已有 2719 次阅读 2015-7-7 16:30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肿瘤|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鲁迅, style, 中国人, 现实生活, 要发财

众所周知,人生只是通往死亡的一次旅行,终点出生时已决定,那就是死亡!谁都难以逃脱。但现实生活中,似乎谁都不在意这一点,且不接受这一事实。好像死亡离你我远远的,只是天国之事。

鲁迅《野草·立论》中的故事,深刻地折射出这一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高兴透顶。满月时,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得到大家合力的一顿痛打。“说富贵的说谎,说要死的必然。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

看来,中国人谁都乐生恶死。但有生必有死,这却是铁定的规律!

蒙田明确指出:“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因此,理解善始善终,就是人生一门必备课程。尤其对于中国人!

本书前面已提出:中国人需要进行死亡教育,了解生死相依。正因为缺乏对死的必要理解和接受,现实中,死:对于国人来说,是完全难以接受的。

我们每个人总是想:今天如此,明天也如此,生命将永远延续着。但疾病或死亡迟早会光顾——病或死,常中断我们习惯成自然的生活。总有一天,我们生命列车会出轨——不测风云乃自然之本性;旦夕祸福乃无所不包的人生之必然命题。心存侥幸者,结局只有破灭。笔者临床看了太多的面对病或死而措手不及,号啕大哭或顿足捶胸者!有的已耄耋之年,有的已垂暮已久,有的则病入膏肓,但仍本能地排斥死亡,拒不接受“死”乃生命之终点、人生最后驿站之规律!

鉴此,对死亡之反应,可谓国人最强烈——不仅当事人常死不瞑目,且临终时的现场、送葬方式、死后仪式等,都强烈地折射出不接受自然规律之意蕴!

相比印度的恒河边随意进行的升天仪式,尼泊尔人生活中不排斥与尸为伴,基督天主之徒临终前牧师神父祈祷,平静、庄严而肃穆,反差何止一点点!

须知,善终,也是人生一大命题及快事!

无疾而终,或一觉睡过去,未尝不是幸福!

中国人往往在受欢迎中降生,痛苦地活着,极其失望而不愿意地死去。

心理学研究证实,越是排斥而没有心理准备之事,降临时带给当事人及相关者的痛苦、折磨及难以接受程度就越大!

因此,有善始善终意识,对中国的芸芸大众来说,善莫大焉。

人来自大地,栖居于大地,最后也归于大地。大地,才是人永恒的家园。

杨绛在这方面做了睿智者的表率,她写的《一百岁感言》曰:“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记住,她用的是“回家”一词,太确切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她最后说道,“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其实,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死亡,这是人生最后独一无二的经历。

我们的人生,需要补上两堂课:一是要尽早接受自己会被病痛盯上的可能性;二是要知晓早晚会降临的死亡,并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接受病或死的事实,是人生教育的必修课程。

只有接受了它,你才能从容应对,早作准备!

而对病或死有否有心理准备,决定着当它们真实降临之际,你的应对及事态的结局将大不相同——有睿智而善生活者,面对这些,尚能一定程度支配自己剩余的人生走向,适时地退出“竞赛”,省下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安排好应完成之事,并享受生命的乐趣,尽可能做到人生结局之完美!

须知,我们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也就一定有终将离开之时!这一生怎样走好过充实了,怎么让生命之花尽可能怒放,我们应该及早开始思考,并按照自我意愿践行。否则,前面罗列的临终忏悔录,就将成为你届时的样板。

英国杰出思想家罗斯金曾告诫说:我们需要“把每一个黎明看作是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是你生命的小结。”

这,不失为一种生活智慧,它能为不期而至的“病”与“死”做好平时之操练,它或许还能帮助提高每一天的生活趣味及意义。

一位朋友的父亲生了晚期肺癌骨转移,疼痛剧烈,大剂量吗啡无济于事,患者烦躁不安,痛苦万分!夫妻俩一商量,将本不信佛的父亲,送到了寺庙,请高僧为他诵经祈祷。他们则时时在身边相伴随。几天后奇迹发生了,听着诵经,父亲心绪平静了,疼痛缓解了,吗啡剂量减了,最后几天居然不需要吗啡了。脸上有了笑容与血色。尽管半月后走了,但走得安详平静,四肢柔弱,并无多大遗憾。夫妇俩也总算心理平静了,毕竟,父亲是安详地驾鹤西去的。与此同时,他们在寺庙遇到另一位老人,也是癌症患者,疼痛不已。然该老人有世事未平,心有不甘,尽管同一批高僧、同样诵经,却未见有效。且死时仍旧痛苦万分。不像其父,死时四肢柔弱,平静安详,他仍四肢紧握,肌张力很高,眼不能闭(死不瞑目)。可以肯定地说,后一位患者,临终时是带着太多的愤懑悔恨与遗憾离世的。他的最后结局是非常凄惨而不完满的,这将是他的人生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

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西方有哲学告诉我们趋乐避苦;东方有宗教开导我们摆脱苦乐轮回。可真正热爱人生的人把痛苦和快乐一齐接受。”而一起接受,就包括接受早晚会面临病或死降临之事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903570.html

上一篇:推荐给肺癌患者的日常食谱
下一篇:“是你拥有了房产呢?还是房产囚禁了你”
收藏 IP: 116.226.16.*| 热度|

2 武夷山 enet3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