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olivi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olivia

博文

湍流概论

已有 7572 次阅读 2015-1-30 17:4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层流向湍流的转变是从层流丧失稳定性开始的。Renolds管流实验进一步分析发现,从层流转变为湍流的临界Rec数的大小对于外部噪音,以及管道入口形状和来流品质等密切相关。目前已知存在一个Rec下限=2000. 小于这个数,不管入口管道形状怎么变化,壁面如何粗糙以及来流中的脉动情况如何,扰动都会被衰减掉,使管流保持层流状态。但是我们不知道临界雷诺数的上限是什么。


2,湍流是一种高度非定常的随机运动状态。在空间中任何一点湍流的压力和速度都随着时间不断的无规则变化。但是湍流的统计平均却有着确定性的规律可循。平均值在各次实验中是可重复实现的。

注意,例如对于圆管中的湍流,我们测出了管中某点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但是我们不能据此预测出另一时刻该点的瞬时速度,也不能预测同一时刻别的几何相似点处的瞬时速度。

但是,只要外部条件不变,圆管内的平均速度剖面确是可以预测的。此外,湍流的测量结果还表明,湍流脉动(或涨落)的频率约在每秒102到105之间,但是振幅一般不会超过平均速度的10%。

雷诺提出把瞬时量分解为平均和脉动两个部分。

但是如何取平均呢? 常用的方法有三种:时间平均,空间平均和整体平均

1,时间平均:T是湍流脉动周期

2,空间平均:物理量在某点的平均值是将物理量在x附近的一个体积内进行平均

3,整体平均:大数定理,对同一系统,在初边值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多次测量结果取平均。这要求N要足够大。


3,各态历经假设:

一个随机变量在多次重复的试验中出现的所有可能状态,能够在一次实验相当长时间或相当大的空间内,以相同概率出现。

严格来讲,时间平均应该用在定常湍流场,空间平均应该用在均匀湍流场,当平均流场非定常,非均匀时,应该使用整体平均。但是由于实现整体平均比较困难,实践上一般采用”短“的时间平均来代替整体平均。

在符合各态历经假设条件下,时间平均可以用于非定常流场,只要平均流不是高度振荡。


4,雷诺认为对于高度发展的湍流,我们更看重的是物理量的统计平均如何变化,而不是看各物理量如何随位置和时间瞬时变化。由NS方程推出的物理量的统计平均应该满足的方程叫做雷诺方程(时均方程),其中含有雷诺应力项。

雷诺应力项是由于动量方程中对流项的非线性引起的,它是一个二阶对称张量。对角线上的是湍流正应力,但是它对平均动量输运的贡献很小。非对角线元素是雷诺剪切应力,在平均动量的输运中起主要作用。

雷诺应力张量也有三个主轴,在特殊情形下,流场中各点主应力面上的主应力相等,剪切应力为0,这是湍流应力就是一个各向同性张量。这种湍流称为各项同性湍流。


5,湍流动能方程中,耗散项总是使湍动能(K)减小,扩散项是保守型的,它不是维持湍流脉动的能量来源。湍流动能的唯一的能量来源是雷诺应力克服平均速度梯度所做的功(阻止产生速度梯度),这个功称为P,湍动能生成项,从这个功中,湍流获得了动能。


但是湍流动能的获得,是以平均流动能损失为代价的。一般来说,如果湍动能生成项P>0, 并且大于湍流的能量耗散,则湍流的动能会越来越大,湍流会得到发展。但是如果P<0或者P小于能量耗散,则湍流的动能会越来越小,湍流衰减,直至变成了层流。

稳定的湍流则是P与耗散项相平衡的情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70254-864156.html

上一篇:二维定常边界层分离
收藏 IP: 211.97.5.*| 热度|

2 蒋迅 蒋大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