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8月29号, 离护照上入境章时间刚刚好是一年。
完全简直根本不敢相信已经来美国一整年了,仿佛昨天才下飞机到的美国,一切的一切还仍旧是那么新鲜,让人充满好奇与兴奋,怎么眨眼的功夫就要离开了呢。
最近忙着开会报告,忙着大论文小论文,忙着毕业工作,忙着各种回国手续,忙着跟新老朋友们享受国外最后的美好时光,完全没有时间来好好的总结下自己这一年的得失与感悟。
好吧,我承认这跟时间多少没有半分关系,主要是自己一懒二拖,有时候觉得很多事情,很多想法觉得放在心里就好了,干嘛矫情的拿出来造作一番。可是时间一长,东西越积越多,五味杂陈的情绪不断发酵膨胀,心里面总是想要炸开的感觉,还是一吐为快的好。
首先是离回国的时间越近,越是伤感,周围朋友都诧异的很:别人都是期着盼着的想早点回去跟家人同学朋友团聚,为啥你就这么反常呢,而且不是你一直还抱怨这里科研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吗,怎么现在倒不想回去了呢。说实话我也觉得奇怪,到底自己是在留恋什么呢,所谓的生活自由,学术自由?可是自己明显早已适应了国内那种必须有人监督,有计划执行时间表约束,有一帮组里面的成员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氛围和环境,在美国的这一年确实感到有点不习惯如此放松悠闲和各扫门前雪的状态。平时大家都是三点一线,家-办公室-实验室,家换了两次,办公室换了三次,以前在国内极其讨厌收拾整理大迁移,在美国却十分期待可以多折腾几次,可以借着收拾整理东西的机会,收拾整理下自己浮躁的心情。
因为只是来交流一年,所以除了周末和美国的法定节日,我们并没有任何假期可言。但是毕竟一年的时间说来也不短,总还算是见缝插针的去了一些城市:圣迭戈,达拉斯,奥斯汀,圣安东尼奥,波士顿,纽约,最重要的是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买菜团的小伙伴们,Owen姐妹和她们的家人朋友,语言学习伙伴Jake和Elida,同是来交流的法国医学生Claire和Nicolas,甚至还有让我体验宗教魅力,学习圣经文化的小组朋友们。
所有的城市,所有的人,所经历的开心也好,伤心也罢的事情,我想所有这些正是让我不舍得离开的强烈牵绊吧。
我不想说自己到底在科研上进步了多少,因为从来都没有觉得让自己满意过,权且先拿高标准严要求当作一个理由。也许当初来美国的时候,科研成果这项根本就没有被我排在第一位,尽管回国面临的第一项就是别人会用这个来作为评价和衡量你的标准,对此我也只能表示无能为力。那自己到底看中什么呢,到底排在自己心里首位的是什么呢,用国内导师的一句话就是“去经历”!以我目前能够理解的深度就是去看人和看这个世界,去体验不同的环境文化,去经历一些挫折经验,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反思领悟和成长。发现自己的长处短处,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追求你所认为的所谓高大上的虚浮。其实说白了我就是想通过这个过程找到自己的核心力量所在,找到能够支撑自己挺拔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最舒服的位置和姿势。因为原来的自己太过敏感自卑,觉得别人什么都比你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或者说从别人眼里看到的自己一无是处,看重所有人的意见,完全活在大家的声音里,有时候不管做的再好,只要是你认为对你重要的人有任何一两句的怀疑和不满,整个人都会心神惶惶。我没有办法或是不擅长充分百分之百的去肯定自己,只有依靠外在的人和环境的反馈来给自己加油鼓劲,但这样一来,你的喜怒哀乐就不是由你说了算,而且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滋味实在是难受。所以我想看自己是不是能够摆脱这样的束缚,真正的让自己拥有内在强大的力量支撑。出国的这一年来,我想自己在这方面的进步是非常非常明显的,不能说我已经毫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我当然在乎,而且我当然要好好表现去尽量赢得所有人的赞赏,这种所谓的正面虚荣还是不能丢掉的,我要做到最好,争取让我在乎的人们满意,所以过程当中我不会满不在乎,而是投入比原来更多倍的努力和时间去完成一件事情。关键的关键在于对于结果的态度,对于你完成这件事后所收获的反馈,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够放得下,管它好与坏,表扬还是批评,我确实不是那么在乎了,正面的反馈让当然人神清气爽,但是总归是有意见和批评指正甚至是怀疑指责,我选择统统都听而不见。自己终于能够放下对“要做到最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认可你”这个几乎或是完全不可能达到的要求的执念,更多的是转向自己的内心,看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告诉自己加油和坚持下去的鼓励,反而比以前有了更多的从容和自信。
因为这种从容,我有了更多的底气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说自己喜欢说的话,交自己喜欢交的朋友,不再用效率和进步去评判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时候你就是要走一些弯路,如果生活是两条坐标轴组成,横轴是生命的长度,纵轴是生命的高度,有些时候也许要沿两条坐标轴走好远才能够达到你认为生命中最好的那个点。
有人说国外留学生的生活太无聊了吧,加之如果没有车的话,那就跟瘫痪卧床没什么区别嘛。很多人的生活就是实验室呆一天,周末的时候开车或是蹭人车到很远的中国城吃饭买菜,也算是有一丝生活调剂。其实谁又能说这种简单的生活不是一种最幸福的状态呢,当然有家人陪伴的话是再好不过了,可是像我这样一个人生活在外,这样也未免太单调了点。对于我来说,经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所以当然不能放过一丝体验生活的机会了,个人认为自己这一年的生活还称得上是比较丰富多彩吧。
刚来的两个月,跟两个医学生住在一起,也跟着她们经历了最折磨人的医院实习时间制度,因为病人需要,她俩凌晨三四点中就要起来吃饭刷牙洗脸,这对于寄居在人家客厅的沙发上的我当然不可能睡得着了,只有等俩人走了,幸运的话还能睡个回笼觉,否则或者大多数时候只能是靠在沙发上看书,然后看着窗外的色慢慢褪去,接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百叶窗瞬间洒进房间。有人说这不是你自己找罪受吗,其实也是,关键就是看你的选择,如果想要舒服,当然可以选住一人住的大房间,但是我的优先权是,如果你想了解美国医学生真正的生活是怎样的,那没有比跟她们住在一起去经历这个过程更有效的方法了。也正是因为跟她们的接触,我才知道了美国这边想成为一名医生是怎样的一个流程,在这个过程中跟室友Andrea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因为她是当地人,每逢节假日,她都会主动带我回她父母家去过节,于是我在体验了真正美国的万圣节,感恩节,复活节的同时,也接触到了她的家人和亲戚朋友们,见识到了跟从书本上,从电视上不一样的美国节日文化,特别是圣诞节前一个月Andrea的爸妈到宿舍来看她,送上他们家一直保留的一个习惯礼物,就是由圣诞老人和孩子们拼成的糖果礼盒,盒子上面有30道小门,每扇门后面都有一块不同圣诞形状和寓意的巧克力,圣诞节每临近一天,小朋友们就打开一扇门,吃掉里面的糖果,同时学到一点跟圣诞相关的知识,这个糖果盒是Andrea爸妈每年都要送孩子们的礼物,让我意外的是他们竟然也为我准备了一份,那个时候自己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有看着盒子傻笑的幸福了。虽然礼物很小,但是在当时那样节日气氛浓重的环境中,外人的一丝安慰就会让人觉得特别的温暖和感动。
除了自己去寻找积极和当地学生接触的机会,也要充分利用学校里为国际留学生提供的各种语言锻炼的机会,比如这边提供的语言互助伙伴就是非常好的一项资源,只要你提出申请,学校会根据你的条件和要求安排给一个以英语为母语同时对你的文化背景也感兴趣的外国人来帮助你熟悉语言和文化交流。我申请了两次,所以认识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语言伙伴。第一个是一位对生活非常有追求的墨西哥裔的老太太Elida,她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和井井有条的安排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第二个是刚开始第二年医学课程的男生Jake,他的从军,旅行,航海一系列丰富的个人经历着实让我艳羡不已,而且他对自己繁重课程学习的安排和制定目标实现目标的执行力让我也真正见识到国外学生对自己人生掌控的力度和清晰度,打心底佩服他的同时,也暗自下决心要向人家看齐。除了跟不同的人们接触和交流外,我还让自己去挑战在自己的舒适圈之外的一些活动,比如去健身房跟着学不同的课程,比如跆拳道,尊巴舞蹈,瑜伽普拉提力量训练等等,每天下班的时间是我觉得最快乐的时光,并不像一些人到点就回家做饭吃饭上网聊天看视频,我则是让自己尽情的去体验踢腿打拳,跳舞扭动四肢时自己身体极其不协调的尴尬,在跟着不同国别不同肤色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和老师们一起挥汗如雨和彼此互相加油鼓劲。周末的时候,借着请人喝啤酒的机会去体验不同的酒吧文化,不同的异国菜系特色,或者是和买菜团的小伙伴们一起买菜吃饭,谈天说地,用最亲切舒服的中文聊各自实验室的趣事,聊导师聊文章,多亏了有他们在,我从来都没觉得自己是在异国他乡。再不然就是找到机票打折的机会就立即开始一场说走就走两天一夜的背包旅行,在路上,在不同的城市中,永远都有体验不完的刺激和精彩。
所以一年的时间的确超短暂,感觉自己还没远远没有体验够呢,这就要回去了,想想人生这样的机会还会有第二次吗,拥有这同样的心境,遇上这同样的人和事?也许因为留恋,所以自己一直在尽力不去想回国的事情,充分的活在当下,把握当下吧,回去后自然有回去后的安排,现在还是抓紧这最后的几天,争取为自己的这次留学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