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cz

博文

高校招生宣传重在拼内涵

已有 2169 次阅读 2014-6-20 13:1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近日,清华大学招生办官方微博转发推广了一些清华女生晒出的自己刚入学和将毕业的对比照片,在高考录取季即将到来之际,此举被网友质疑是借晒照片大做“招生广告”。面对质疑,清华招生办称,“上清华变白富美”非招生广告。无独有偶,去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刊登出美女毕业生图片,被网友热捧为“人大女神”,一度网站访问量急剧上升。此外,“有空调、不断电、不断网、不查寝、洗澡不排队、景色优美、空气好没雾霾”等福利也频频出现在众高校的招生宣传上。(6月17日,新京报)

在高等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高校想法设法扩大招生宣传,争抢优秀生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高中升学率(普通高校招生数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数之比)为87%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不断转变,大学招生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为考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促进了高等教育招生机制的改革,成为推动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不竭动力。预计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高校招生竞争必将愈演愈烈。

高校要在高等教育竞争中把握优势和先机,必须高度重视招生宣传工作。多招录一些优秀学生对提高办学水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就能提高自身的声誉,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形成良性循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更倾向于报考自己所熟悉或了解的院校。因此,高校在招生工作中不断亮出自身优势,新招迭出,也就不足为奇。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借助微博、微信、网络视频等电子媒介,充分利用网络热词萌语、创意广告等进行招生宣传,更适合年轻学子的口味,吸引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这些新举措也一改高校的严肃面孔,在潜移默化中将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向社会传递,使自身的形象和特质更加丰满,体现了高校的温情一面。因而,高校大可不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应该理直气壮利用新媒体优势,宣传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吸引适合高校自身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考生报考。当然,仅有形式花哨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考生和家长更希望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思想、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效果、毕业去向等实质内容,高校招生宣传工作重在拼内涵、做内功。首先,高校要靠自身的办学实力和学术声誉来吸引学生,这是招生工作的决定因素,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雄厚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条件、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一切为学生的成才着想,自然会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吸引莘莘学子。其次,高校招生宣传要注重全面展示内涵,方便广大考生查询了解,如按照国家要求及时公开办学信息,在校园网发布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等,向社会详细展示自身的专业优势、培养特色、校园文化、文化素质教育等内容,既满足公众和社会的知情权,又是宣传自身教育特色、吸引优秀生源的窗口。再次,招生宣传要加强学校与考生的有效沟通,促进学校与考生的双向选择,如要告知考生转专业、学籍管理、奖助学金政策等相关的管理制度,以满足考生和家长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使学生能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高校,同时也使高校能招到认同自身办学理念、符合自身培养目标和定位的人才,毕竟,招生工作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4500-805035.html


收藏 IP: 223.71.21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