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未来中国科研创新能够领先的若干标志 精选

已有 17665 次阅读 2014-4-11 11:30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创新, 标志, 领先

中国科研在过去的20多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就我个人的观察,在早几年,我们还比较谦虚,科研上比较努力,态度上还相对谨慎,取得了一些扎实的成果。在过去的5-10年中,很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论文总量上去了,专利总量也上去了,但是我们的工业成果依然少的可怜。那些垃圾论文和垃圾专利对中国的创新到底有多少价值,也许现在就可以下结论,基本上都还处于学习和训练阶段,中国的创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即便没有走弯路,也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去努力。但是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更上一层楼,在工业创新领域取得较好的成绩。那从哪些方面能够看出,中国确实具备了工业创新和科研创新的核心能力了呢?如果我们要判断中国是否已经具备了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如下几个方面似乎值得讨论:

1、从业人员的规范素质;

 科研创新除了想法之外,离不开工业基础,很多想法如果没有试验条件和加工能力,想了也是白想。所以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大小与这个国家整体工业基础紧密相关,而工业基础除了看得见的工业设备外,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国家通过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引进了大量先进的生产线,也制造了大量品质越来越高的产品,但是在很多行业,我们的工业素质,尤其是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是非常糟糕的。具体表现有:数据采集不规范;分析流程不规范;生产过程质量体系粗糙;对核心设备缺少必要的理解,。。。。。。举例如下。

  数据采集不规范。我们和一些企业合作,进行生产质量分析,希望从企业获得一些生产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相应的方法。但是经过几年的接触,发现来自企业的数据噪声高的惊人,很多数据根本没办法使用。这里有几个原因造成的。很多设备就是摆设,为了应付质量检查和国标,实际质量达不到要求。有些设备根本就是垃圾,但是成了国标认可(不知道怎么成了标准设备的)的设备,就堂而皇之进了企业。数据精度根本对于精细化分析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实验员对于严格的分析设备管理规范根本不了解。标准样的配置规范,设备标定规范,试剂使用随意,操作员随便换班等。这些都是噪声来源的主要问题。我们分析了某个厂的同一个指标数据,发现两个不同的操作员的数据均值和方差居然相差很远,不用看就知道问题很严重。

 分析流程不规范。我们的企业有大量的生产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解决根本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问题分不清楚主次,没有顺序,没有系统性。还有很多深层问题根本就没有考虑。即便有现成的欧美标准可以参考,但是拿来之后也没有按照执行。导致很多问题没有抓住重点,最终也就解决不了问题。

 生产过程的质量体系是保证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我们国家的企业生产质量体系大多数是为了拿证书,实际生产过程往往处于半失控状态。一个企业居然没有几个能够真正理解质量体系思想的人。而老板为了挣钱,也就盲目扩大生产。应该说,很多企业并不是主观上想生产不合格产品,是具体生产的人拿不出生产合作产品的行为。

 对核心设备缺少科学理解也是阻碍我们提高生产能力的另一个原因。大多数高端设备基本上靠引进,购买来的设备有时候居然没有人懂得设备的基本原理。在不懂原理的情况下,是不能保证外围配套手段的严格性。不理解,怎么执行?

2、跨学科人才的密度;

 我们国家人才培养在早期为了批量培养专门人才,选择了一条特殊的路线,学校专门化,专业划分很细,每个专业都要搞成大而全。最终的效果是,人才最多了解了一些所谓专门知识,该深入的没有深入,该广泛的,还很狭窄。现在很多研究生就业的时候,还一味的强调自己的专业,强调自己的学科,这种观念本身就反映了我们人才基本上属于只能做一些技工性的活,跨学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似乎是天方夜谭。但是现代科学技术必须是跨学科的。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工业问题,包括社会问题的研究远远不是某一个学科可以胜任,必须从问题本身出发,将该使用到的所谓科学技术和知识都利用上,才可能解决一部分。但是这种问题需要一个具有跨学科视野的人才能领到,起码具有跨学科的胸怀。事实上,我们国家在培养这样的人才方面是不足的,很少有这样的人。于是在实际当中,我们经常看到具有某一个学科优势的人,领导了一个跨学科项目,但是视野却仅限于自己学科,这样的团队是不能解决真正复杂的问题。

3、多学科合作的有效性;

 在过去十年中,我们国家在科研上的投入越来越大,过去的科研布局被打破,各行各业的研究部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发展机会。但是几年下来,效果不很理想。主要原因在于,问题的需求方、设备提供商、技术提供方、科研攻关方几个方面的强者都不属于某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的强者都限制在一个很小的领域,领域之间的合作始终没有效果。行业研究机构抓住行业优势,希望完全自主研究,对于其他行业可能的合作者生怕分了一杯羹。这种保守主义和一亩三分地的思想到处都是。动不动就说,这是他们的专业,是他们的行业,别人都是外行。话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的,但是这不代表这些行业靠封闭就能自主解决所有的关键问题。(海洋方面就是个鲜活的例证)

4、基础研究的针对性;

 一个国家的核心创新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基础研究的突破,然后带来技术的创新,最后才是产品的创新。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能力不断上升,但是基础研究都是在梳别人头上的辫子,也就是做的问题的都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相反,我们国家自己的问题很少有人问津。这种基础研究和工业社会脱节的毛病谈了很多年了,依然没有很好的改观。企业不愿资助基础研究,认为周期太长,不做傻事。基础研究人员认为企业问题都是小儿科,不愿意插手,最后竟然造成工业界和学术界互相鄙视的局面。美国和欧洲应用科学研究非常庞大,我们国家发表论文最多的领域很多是别人不做的,而在工业上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领域,我们处于弱势。这个问题科技部早就有结论,但是现状很难改变。

5、研究人员的想象力。

 科研是思想的活动,想象力是其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我们的学生最缺的就是想象力,大多数满足于消化吸收,满足于再现别人的成果。遇到一个问题,习惯于模仿。商业界也是,一个阿里巴巴,让无数商人投入电子商务。一个特斯拉让很多人进入了个性化服务领域。一个太阳能,让很多工厂变成了垃圾产能。这些游戏最终的效果是,大量的投资变成了无效投资,人才被不恰当的吸引到一个不可能拥有无限成长能力的领域,而新的思想却没有愿意去发现,更缺少人去实践。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商业和用户,都缺少想象力。这样的状态不会是创新能力强的表现。

我们国家核心创新能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形成这种现状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发展阶段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但是不管什么原因,我们都不能掩耳盗铃,做夜郎自大的梦。如果有一天,我们到企业中,发现从业人员具备很高素质,周围有不少的跨学科研究人员,到处能听到多学科真正的合作,基础研究瞄准一个实际需求,研究人员思维活跃,奇思妙想如泉涌,中国即便不是最强的创新强国,那也为时不远矣。现在么,还是老老实实学习,踏踏实实的培养人,没有必要夸大现在成绩。当然,信心依然还是要有的,只不过不能让信心迷惑了科学的眼睛,变成了盲目的自信,那就成了可笑。


silong.peng@ia.ac.cn

2014.04.1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783899.html

上一篇:大数据的结果是福是祸?
下一篇:健康的科研人应该具有的六气
收藏 IP: 121.22.29.*| 热度|

98 陈楷翰 高建国 王涛 王善勇 孙学军 王金良 曹聪 鲍海飞 罗利 张学文 王树松 周健 卢邦铭 许培扬 白冰 徐晓 喻海良 陈松战 王永林 武夷山 赵涛 郭卫 徐满才 谢旭良 李健 赵斌 叶春浓 肖里 朱云云 黄焕平 季丹 肖振亚 李俊 姚小鸥 贾泳杰 秦斌杰 汪晓军 姜宏斌 申恒青 李红莉 戴德昌 石锋 韩健 何学锋 张骥 赵远波 王锋 吴明火 王伟 王波 雷宁 韦玉程 骆桢 李本先 蔡志全 林中祥 苏盛 王智文 文双春 闵应骅 葛素红 傅蕴德 王继慧 曹家樅 杨顺楷 杨晓慧 代恒伟 秦占杰 孟浩 吕东升 梁洪泽 wgq3867 Majorite mpywang herocaleb jimiyg zhaojiancheng wangqinling XuexingLu htli dailiangren eastHL neilchau ybtr3929 ahsys jianhuajiang silentyf ahmen aliala zzjtcm idealist liangqiang zhngshai biofans qaz22515 yunmu ddsers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