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的话
2014年对于陈某的博客写作而言,是要有意打造成一个特色年份:长篇小说与同题作文。
俺们正在写长篇小说《重大计划》的事情全世界华人科学家里有不少知道了,俺就不在这里再介绍了,但是要说说“同题作文”的事儿。
俺们从小就喜欢写作文,但是今天回想过去,小时候的作文其实是很差的,即便拿俺三、四年级的作文和现在一、二年级的陈热闹相比也逊色不少,而主要原因应该在见识,陈热闹小小年纪就去过6、7个国家了,小学毕业时估计能超过15个国家,浮光掠影就可以,等她长大了再回忆或者重返旧地,而我小时候充其量也就是跟大人到镇上跑一圈,买俩烧饼回家就算过节。不过,老师总是鼓励,也就让俺长了写好作文的欲望,慢慢地果然就越写越好了,可惜高考语文才得了80多分,而按照我作文的能力,应该得110左右才比较正常,在俺参加批改高考试卷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评委们是不愿意给高分的,一般总分50分的作文会胡乱给个20分就算批改完一份,改卷的人还要竞赛谁批改得快呢,嗯,我这才知道我们费劲扒拉地写一通,对于评委而言只是3秒钟的过眼云烟。
现在没有高考这样的强约束了,作文倒成了一件容易让人欢畅淋漓的事情。我喜欢自己给自己定题目,然后呼啦呼啦地写一通。
结果还越写越象个作文家,不象科学家了。
2014年,既然要继续写小说,那也跟着写作文吧,把俺这个作文家的名头给稳稳地抢到手中。从哪里入手呢?就从各位博主的博文开始,俺们这就要同题作文了,哈哈。而虽然同题,观点可能恰恰是相反的,也所以,被挑中的博主可要小心了。
今天恰好看到了《波洛的爱情》,阿加莎也是我格外喜欢的作家,这一点爱好和YC同学是一直的,加之YC同学又是被科学男人们宠坏的一位,俺就决定拿她开第一刀了。
我看张爱玲的时候就很奇怪:如此很一般(甚至有点拙劣)的文笔怎么能成为名作家?和她同时代的作家至少有40个比她写得好得多呀。后来看科学男人力捧YC,俺突然明白了,女人是有一点才华就会被无穷多起哄的男人给宠坏的,而且,后世的男人还将继续沿袭前世男人的道路,把宠爱和宠坏进行到底。而如果这样的女人不喜欢周围一群人起哄,则男人们很快就会鸟兽散去,但是如果女人喜欢一群人围绕着哄笑呢,如张爱玲这样的,那就会被当成“大才女”记录在案。
好了,闲话不说,上2014年的第一篇同题作文。
——————————————————
从《马普尔的爱情》到《波洛的爱情》
我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塑造了很多小说形象,准确地说,都是侦探小说的形象,包括她系列小说里的汤米和塔彭丝夫妇,包括话剧《捕鼠器》(也有对应的小说)里的形象,不过,所有形象加起来都不如马普尔小姐和波洛的形象更鲜明,马普尔又远远不如波洛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
在谈波洛的爱情之前,我们先看马普尔小姐的爱情。
马普尔在书中常说的一句话是:“因为我了解人性”。这句话在小说里出现,常用于解释为什么她作为一个圣-玛丽米德小村似乎足不出户的老处女却能够侦破出很多复杂案件。
经我遍历般地搜索,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所有小说里都没谈起过马普尔的爱情。实际上,马普尔作为乡村业余侦探,侦破的案子多与感情纠葛动机有关,最典型的一个案子是《杀人不难》,主角是一个被自己弟弟强奸并生下一个女儿的姑娘,她在事发后很快找了个机会将可恶的弟弟推入了河水淹死。多年以后,在她的女儿长大要回乡寻母时,危机出现了——当年的丑闻能否掩饰得住?怎么把可能的知情人或者会突然醒悟当年那一丑闻的乡人杀死,就成为一个艰难的任务。但是,杀人其实不难,她终于利用每个人的职业和生活习惯把一个一个可能性通过巧妙的谋杀掩盖了。当然,最终还是被熟悉人性善恶的马普尔小姐发现了根底,一切这才真相大白。这类故事在“马普尔系列”里很多,所以,小说让马普尔自己不断地强调“熟知人性”是合适的。
但是,马普尔本人就没有过爱情吗?如果没有过,她能够从恋人或情人们双双眼波流转里发现里面隐藏的秘密吗?一般而言,没有体验过爱情的人对爱情可能会不敏感,所以,看着老处女马普尔小姐处理着一个一个和爱情、感情有关的案子,我的疑惑也就越来越深。
好在电视剧为我的这个疑惑提供了一个答案:马普尔有过铭心刻骨的爱情,而且是秘密的、深刻的、心痛一生的爱情——她作为“小三”曾经爱过一个已婚军官,但是战争(一战?)到来后军官必须上前线,马普尔就偷偷地到火车站送别自己的情人,然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系列电视剧里的一集把这段故事用闪回的方式进行了展现,那一集为的就是让她很顺利地发现和侦破类似感情纠葛下的谋杀案,就如小说里不断强调“因为我了解人性”是一样一样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能力,所以,马普尔必须爱过。
OK!好极了。
我们转而来看波洛的爱情。
结过两次婚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却在自己几十部声震遐迩的侦探小说里塑造了两个未婚侦探形象,让我这个忠实读者始终觉得奇怪。一个自然是疑似鳏夫又疑似从未结婚的波洛,另外一个就是上几段里提到的老处女马普尔小姐,俩人几十年来始终作为阿加莎小说的主角。
阿加莎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达:没想到一个比利时的退休侦探会伴随自己写作几十年,也有点后悔一开始就引入了一个老头,然后这个老头再也不可能年轻,也不可能更老,所以,几十年的写作都在写同一个年龄的老头,古怪!
这个老头自从一战就到了英国,然后一直和英国各个层次的人等打交道,从首相到厨子,并取得了所有人的敬意,又因为他还习惯把自己的功绩记录在苏格兰场人或类似身份的身上,所以也赢来了警察们的尊重。
嗯,这些都和福尔摩斯差不多的套路了,那么,和似乎对女人毫无兴趣的福尔摩斯相比,显得格外亲切、睿智、含蓄的波洛难道会不同些,应该由作者给他配置一个温暖的家和一个满脸褶子的老太婆吗?
似乎必要性不大,如果有一个老婆,在小说里只作为背景出现抑或竟然是波洛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是很难处理的,即便是华生或者黑斯廷斯上尉也不好处理,尽管他两个是娶了老婆的,而且似乎都是在某个案件的侦破过程中产生的爱情。
所以,阿加莎(也包括柯南道尔)都没有把侦探的爱情和家庭生活放入到小说里面,乃至我们会觉得莫非智力高的著名侦探是不能娶老婆的——老婆是太耗智力的一种特殊动物;爱情则会耗费大量的破案时间,如果不仅仅是智力损耗的话。
但是,小说里确实写到过波洛的爱情(大家可以前往参照YC的同题作文)。
不过,我看到的波洛的爱情和YC却有些差异,我是在《大侦探十二奇案》(又译为《赫拉克里的丰功伟绩》)这个短篇小说集的最后一篇《制服恶犬克尔柏洛斯(The Capture of Cerberus)》看到了波洛的爱情,那是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看到的一本书,当然,也是我看到的第一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书,我哥哥跟着当兵的三叔去北京买回来的。
小说对爱情的来由之类的东西都没有渲染,其实,翻遍所有的阿加莎的小说,爱情都没有被过度渲染,因为爱情可以是案件的起因,也可以是案件的结果,还可以贯穿案件的过程,但是不能取代案件本身在小说中的地位,它终究要是一件装饰品了。
所以,伟大的女小说家毅然将一切爱情淡化了作为小说里面无足轻重的东西,而将侦探思维、思想、思路,动机、起因、过程、结果当做最核心的东西来详细阐述,我在小说家前面加了个“女”字,就是为了强调女人本来是很强烈的感情动物,但是,阿加莎没有因为感情而伤害小说的主体和中心。这也正是“女”字前面那个限定词“伟大的”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
我们回头来再看金庸、梁羽生和古龙,里面其实只有个伟大的武侠小说作家,就是金庸,因为我们可以在他的小说里找到不同的人物、性格、过程、结果、情节,但是在梁羽生和古龙的小说里我们只能找到他们自己的形象,不论刻划那个主角,张丹枫也好,唐经天也好,全是梁羽生个人的形式在做一一对应、同态变换,而阿飞、李寻欢乃至上官金虹、林仙儿,哪一个又不是古龙他自己呢?
——————————————————
最后的话
YC就是YC,即便是看阿加莎的诸多小说,也能看着看着就看出了爱情,尤其是爱情对于波洛或者马普尔在小说里原本就极其不显著的情况下,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难能不靠谱的。这也让我们想到作为俗人的我们自己,其实和世界交流的过程只是在不断地将自己代入到一切希望去的场景里面的过程,然后把一场可能很精彩的戏变成以我们的好恶为标准的内容,往往都会很糟糕。
而西方的优秀文学作品多是线路清晰的,就如西方肇始的科学一样,没有模棱两可,一是一二是二。在不同的文明、文化、文学形式的比较之下,对于我们的国人,终于还是喜欢那些自己可以随意解释的东西了,如《道德经》,如《论语》,如一切的一切。这也正是《红楼梦》所以能在中国成为流行名著的原因了,它能满足道学家见到淫、革命家看到反满的要求,保证很多人爱看,还爱琢磨。
____YC对《杀人不难》的评述_____
<杀人不难>被你写成这样,说明你没看原著,对于阿加莎,我是中英文原著、电影电视版改编统统看过无数遍。
杀人不难英剧里改编得不好,过了,什么弟弟强奸姐姐,原著里就是一个朴素的故事:一个女人很爱一个男人,但那个男人本能地不爱她,娶了别的女人。于是这个男人在后来的人生里,身边总是莫名其妙地会发生谋杀案,最后绳子越束越紧,如果不是马普尔小姐的睿智,他就要被送上绞架了。而这些都是这个女人设计的。说明了由爱变成恨的疯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