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pqin 声子是描述晶格振动的准粒子,是晶格格波的简正模能量量子。

博文

各学科SCI杂志影响因子的比较及其二区影响因子均值权重 精选

已有 57741 次阅读 2014-1-16 18:40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论文, style, 影响因子, color, 杂志

1、影响因子的比较


杂志的影响因子(IFhttp://wokinfo.com/essays/impact-factor/反映了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情况;它经常被用作学术评价或学术奖励的尺度。

在综合性大学、综合性研究日趋广泛的今天,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得不比较来自不同学科论文的事情。此时单纯地使用影响因子进行比较往往会产生不合理的结果。比如,在评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时候,同一个单位做化学工作的学生明显地优势于做物理工作的学生。

为了说明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对2012SCI杂志的影响因子情况做一下分析。按照大的学科分类,我这里主要分析了理工农医几个自然科学学科。英文字母缩写所对应的学科情况如下:ENG-工程类;CHEM-化学类;AGR-农学类;BIO-生物类;MATH-数学类;PHYS-物理类;MEDI-医学类。

为了使不同学科杂志影响因子可以进行直观地比较,我这里采用杂志影响因子在本学科内的百分比排序作为横坐标。

1是线性纵坐标下2012SCI杂志影响因子的分布情况。

1. 不同学科杂志IF百分比排序。

 

由于纵坐标的范围较大,图1中的各条曲线纠结在了一起,难以看出不同学科间的差异。

2是对数纵坐标下2012SCI杂志影响因子的分布情况。这里我用不同颜色标出了分区。

2. 不同学科杂志IF百分比排序曲线。一区:05%;二区:520%;三区:2050%;四区:50100%

在对数纵坐标下,不同学科杂志影响因子的差异清楚地显示出来。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差异,下面用4张图把各分区的详细情况逐个地给出。

从上面的曲线不难看出,不同学科杂志的IF差异还是很大的。以二区(5-20%)杂志为例,化学类杂志的IF约是物理类的1.5倍、工程类的2倍、数学类的3倍;当然,生物类杂志的IF比化学类的更高。

因此,简单地使用IF对不同学科论文进行评价和比较缺乏合理性。

 

2、二区杂志影响因子均值权重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有时我们不得不对不同学科的论文进行比较。比如比较一篇4.0分的化学类论文和一篇2.5分的物理类论文。通常的看法会认为4.0分的化学类论文高于2.5分的物理类论文。但从2012JCR期刊分区数据看,4.0分的化学类论文属于三区,而2.5分的物理类论文属于二区。

采用分区比较是一个办法。对于两篇发表在不同分区杂志上的论文较容易得出一致的孰高孰低的结论。但是,如果不同学科的两篇论文发表在了相同的杂志分区中,对它们进行比较就变得很困难。假设有两个学生申报国家奖学金(或其它的奖励或荣誉),但只有一个名额。如果一个学生发表了一篇ACS Catalysis (5.265分的化学类二区文章),另外一个学生发表了一篇Phys.Rev. B (3.767分的物理类二区文章),而其它条件完全一样,那么这个名额应该属于谁呢?事实上,这两篇文章在各自的学科里百分比排名基本相同,都在910%之间。但在实际操作中,ACS Catalysis获得奖励的可能性更大些。

采用权重计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科间影响因子的差异。为了说明问题,我这里采用二区(520%)影响因子的均值作权重,重新画出权重后各学科杂志影响因子的分布曲线。


下表给出各学科二区杂志影响因子的均值

ENG

CHEM

ENV

AGR

BIO

MATH

PHYS

MEDI

2.42

4.77

3.82

1.93

5.27

1.42

3.30

4.48

 

利用这些二区IF均值对各学科杂志影响因子做权重处理后,得到权重后的IF曲线图。为了能够说明问题,我这里用了三个不同的纵坐标画出了权重后的数据。

A

B

C

 

3. 二区杂志影响因子均值权重后的IF排名曲线。

 

3(A)3(B)为线性纵坐标,图3(C)为对数纵坐标。利用二区影响因子权重后,各学科杂志的IF排名曲线在二区相交,在其它分区的离散度也大大地下降了。下面用4幅图给出详细些的结果。


权重后的IF增加了不同学科杂志间的可比性。此时我们再比较化学类和物理类杂志,会发现它们的IF排名曲线基本重合了,如下图所示。

当然,采用不同的权重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例如,你可以采用三区影响因子均值做权重,这样权重后的IF排名曲线就会在三区相交,从而增加了不同学科三区杂志间的可比性。

 

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秦伟平

 

2014-01-16 于吉林长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262-759748.html


下一篇:《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前言
收藏 IP: 59.72.114.*| 热度|

23 许培扬 许冲 曹聪 张睿智 吴明火 廖晓琳 陈冬生 任国玉 李建国 徐明昆 姜春林 李斌 强涛 丁国如 徐绍辉 翟远征 刘严萍 刘少华 zhouguanghui idealist cly85 yunmu luxiaobing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