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在网上看到一则趣闻,非常符合我们当下的语文教育情况。
鲁迅:“晚安!”
语文老师:“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黑,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暗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了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叹号体现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
看到这个趣闻,心里却不怎么“趣”得起来。连鲁迅老先生都不知道自己平白无奇的一个礼貌语,竟也能牵连出这么多含义来,果真是字字千金啊;这也罢了,穷凶极恶地,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想象一下,这样的老师,能教出怎样的学生来?这样的教育体制,能折腾出怎样的人才出来?即便是出了多么了不得的人才,我看也不是因为这种方式雕刻出来的吧。
记得我当初学习也是非常地认真,可到如今,还是这么不成器。小孩的可塑性非常强,却被糟蹋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