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正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zhengya 学习-积累-成长

博文

一个研究者(或博士)的自我修养 精选

已有 15149 次阅读 2013-9-18 12:0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文章, 浮躁, 学术水平, 功利

  很多人应该对周星驰的电影《喜剧之王》印象深刻。一个年轻人梦想成为一个演员一直以俄罗斯戏剧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书《演员的自我修养》作为行为准则来约束和提高自己。每天都在不断努力、尝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总是屡试屡败、穷困潦倒,被身边的人看成是个“死跑龙套的”。

  我没看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也不确定这本书在演艺界的地位。但我觉得,我们的学术界急需一本《研究者的自我修养》(或者《博士的自我修养》)。特别是对于一些把科研(或者科学家)当做自己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在这急功近利、追求SCI和IF、以院士杰青XX学者为终极目标的大环境下,很容易迷失方向,随波逐流走了一条轻松舒服但历史最后会证明是平庸甚至错误的路;因此急需一本《研究者的自我修养》来陪伴和指引这些年轻人孤独的旅程。我自己还是一个在读的博士,还没有能力和境界来写这本书。只能在这里写几点,相当于是对自己的约束和勉励,暂且命名为《一个博士的自我修养》。

  一、踏实专注,积累认识。

  衡量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应该看他对某个领域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是文章数量、影响因子、职位或荣誉。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估算。我认为如果文章和专著的内容能反应这个研究者学术水平的80-90%(因为研究者的一部分认识和经验可能没有发表出来),文章数量可能只反映该研究者学术水平的10-20%(因为文章数量与文章内容价值并非正比,有时候甚至是反比),影响因子也许能反映该研究者学术水平的20-40%(期刊的影响因子是该期刊所有发表文章的平均引用次数,并非是你这篇文章的引用次数),引用次数大概能反应该研究者学术水平的40%-50%(引用次数跟这个领域的研究者数量关系很大)。至于所得的各种院士杰青XX学者等头衔以及各种职位等,在国外也许能反应该研究者学术水平的80%-90%(国外的评审是看学术贡献或学术水平,即文章和专著的内容),但在国内,这个比例也许只有10%-40%(因为我们的评审是看文章数量和影响因子)。当然上面的比例都是主观臆断,而且每个研究者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既然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的是对某个领域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那么培养学术水平就是每天积累对这个领域的认识,看文献和做实验是最主要的两个途径。正如文章数量不能完全反应一个人的学术水平一样,看的文献的数量、做实验的多少也不能说明你对“这个领域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只能说明你很勤奋,但勤奋不是学术水平)。看的文献、实验数据都只是“知识”,要提升到对这个领域“认识”,还需要对文献、实验数据进行总结、结合自己的想法对科研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做好了这些,你的学术水平自然提高,写文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淡薄名利,解决问题。

  科研的终极目的是解决科技问题,包括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作为一个研究者,如果不把解决科技问题当做自己的目标,而把当官或者发财当做目标,那就跟官员和商人没区别了。正如最近冯骥才所说:“钱是我们的需求,但不是我们的追求,而价值观是我们的追求,我们终极的追求."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说,我们的价值观应该是“解决科研问题”同时满足自己或家庭对钱的需求,而不应该是获得某种荣誉或者发大财。当你把“解决科研问题”做的很好时,一般情况下满足自己或家庭对钱的需求问题是不大的。至于能不能得某种荣誉、获得政府的认可或者发大财,都不用太计较。因为只要“解决了科研问题”,你的价值、你对社会的贡献已经完成而且载入了历史(不一定是官方的版本,但肯定是人民的版本)。在当下的中国,荣誉和钱财跟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往往不是成正比的,有时候甚至是反比的;有些荣誉和钱财很多的人对社会的贡献甚至是负的。

   三、尊重他人,低调谦虚。

  当一个人做到了上面两点时,往往他会自恃清高、鄙视他人、无法容于集体。其实没有必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都有自己的路。有的人随波逐流选择成为一个普通人,有的人克服困难、逆流而上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并记载在历史中。但不应该鄙视那些普通人,因为他们对社会也有贡献,只是贡献比较少,他们也值得你去尊重。另外,他们也有值得你去学习的地方。比如对于那些浮躁的研究者,虽然他的文章可能是灌水或者炒作。但你从他身上也能学到一些实验经验、领域前沿、论文写作等很多知识。


  虽然直到《喜剧之王》影片结束这个年轻人仍没有成为一个红火的大明星,但他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在社区里演了一场精彩的《雷雨》,得到了亲朋好友、社区老百姓的喜爱和肯定。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对社会有切实贡献的演员,老百姓记住了他。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研究生来说,如果我们以“博士的自我修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一直朝自己的梦想努力,即使最后我们成不了院士或有名的科研明星,但只要我们解决了科技问题,我们也是一个优秀的、对社会有切实贡献的研究者,人民(比如学生)也会记住我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8812-725886.html

上一篇:学术界的八荣八耻
收藏 IP: 159.226.159.*| 热度|

34 曹聪 郭保华 刘克 李孔斋 李汝资 袁海涛 张海霞 苏光松 李久煊 吴新星 张骥 文玉林 张鹏举 肖文戈 徐大彬 苏盛 徐索文 朱云云 燕双仟 韦玉程 许方杰 李广磊 汪晓军 罗利 赵波 王健玲 沈小梅 zhouguanghui ZHAOKe007 yunmu iamahorse biofans fsdw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