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应该对周星驰的电影《喜剧之王》印象深刻。一个年轻人梦想成为一个演员,并一直以俄罗斯戏剧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书《演员的自我修养》作为行为准则来约束和提高自己。他每天都在不断努力、尝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总是屡试屡败、穷困潦倒,被身边的人看成是个“死跑龙套的”。
我没看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也不确定这本书在演艺界的地位。但我觉得,我们的学术界急需一本《研究者的自我修养》(或者《博士的自我修养》)。特别是对于一些把科研(或者科学家)当做自己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在这急功近利、追求SCI和IF、以院士杰青XX学者为终极目标的大环境下,很容易迷失方向,随波逐流走了一条轻松舒服但历史最后会证明是平庸甚至错误的路;因此急需一本《研究者的自我修养》来陪伴和指引这些年轻人孤独的旅程。我自己还是一个在读的博士,还没有能力和境界来写这本书。只能在这里写几点,相当于是对自己的约束和勉励,暂且命名为《一个博士的自我修养》。
一、踏实专注,积累认识。
衡量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应该看他对某个领域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是文章数量、影响因子、职位或荣誉。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估算。我认为如果文章和专著的内容能反应这个研究者学术水平的80-90%(因为研究者的一部分认识和经验可能没有发表出来),文章数量可能只反映该研究者学术水平的10-20%(因为文章数量与文章内容价值并非正比,有时候甚至是反比),影响因子也许能反映该研究者学术水平的20-40%(期刊的影响因子是该期刊所有发表文章的平均引用次数,并非是你这篇文章的引用次数),引用次数大概能反应该研究者学术水平的40%-50%(引用次数跟这个领域的研究者数量关系很大)。至于所得的各种院士杰青XX学者等头衔以及各种职位等,在国外也许能反应该研究者学术水平的80%-90%(国外的评审是看学术贡献或学术水平,即文章和专著的内容),但在国内,这个比例也许只有10%-40%(因为我们的评审是看文章数量和影响因子)。当然上面的比例都是主观臆断,而且每个研究者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既然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的是对某个领域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那么培养学术水平就是每天积累对这个领域的认识,看文献和做实验是最主要的两个途径。正如文章数量不能完全反应一个人的学术水平一样,看的文献的数量、做实验的多少也不能说明你对“这个领域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只能说明你很勤奋,但勤奋不是学术水平)。看的文献、实验数据都只是“知识”,要提升到对这个领域“认识”,还需要对文献、实验数据进行总结、结合自己的想法对科研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做好了这些,你的学术水平自然提高,写文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淡薄名利,解决问题。
科研的终极目的是解决科技问题,包括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作为一个研究者,如果不把解决科技问题当做自己的目标,而把当官或者发财当做目标,那就跟官员和商人没区别了。正如最近冯骥才所说:“钱是我们的需求,但不是我们的追求,而价值观是我们的追求,我们终极的追求."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说,我们的价值观应该是“解决科研问题”同时满足自己或家庭对钱的需求,而不应该是获得某种荣誉或者发大财。当你把“解决科研问题”做的很好时,一般情况下满足自己或家庭对钱的需求问题是不大的。至于能不能得某种荣誉、获得政府的认可或者发大财,都不用太计较。因为只要“解决了科研问题”,你的价值、你对社会的贡献已经完成而且载入了历史(不一定是官方的版本,但肯定是人民的版本)。在当下的中国,荣誉和钱财跟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往往不是成正比的,有时候甚至是反比的;有些荣誉和钱财很多的人对社会的贡献甚至是负的。
三、尊重他人,低调谦虚。
当一个人做到了上面两点时,往往他会自恃清高、鄙视他人、无法容于集体。其实没有必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都有自己的路。有的人随波逐流选择成为一个普通人,有的人克服困难、逆流而上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并记载在历史中。但不应该鄙视那些普通人,因为他们对社会也有贡献,只是贡献比较少,他们也值得你去尊重。另外,他们也有值得你去学习的地方。比如对于那些浮躁的研究者,虽然他的文章可能是灌水或者炒作。但你从他身上也能学到一些实验经验、领域前沿、论文写作等很多知识。
虽然直到《喜剧之王》影片结束这个年轻人仍没有成为一个红火的大明星,但他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在社区里演了一场精彩的《雷雨》,得到了亲朋好友、社区老百姓的喜爱和肯定。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对社会有切实贡献的演员,老百姓记住了他。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研究生来说,如果我们以“博士的自我修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一直朝自己的梦想努力,即使最后我们成不了院士或有名的科研明星,但只要我们解决了科技问题,我们也是一个优秀的、对社会有切实贡献的研究者,人民(比如学生)也会记住我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