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依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rek1840 科学与梦想的交汇 理想与激情的碰撞 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博文

博士后当中学老师 深层次原因探讨之一——选择

已有 3455 次阅读 2013-3-15 15:0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人, 人民日报, 为天地立心

    放弃做博士后去当中学老师,从中科院博导到人民日报,似乎都很惋惜。一个是惜“才”,一个是惜“财”。虽然座位不一样,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站在自己的座位上来讲自己的话。都没有站在博士后自身的位置上去想一想,或者试一下想一想。本文作者尝试从博士后的自身出发,来探讨当下的环境,当下的气候和当下的选择,不光是他个人的,还有其他博士后的。我们先从几个问题来出发。
    中国人做事都求目的,那么读书读到博士,为了什么?这是每一个读博士的人都绕不过的问题。我觉得有几条,一个是为了做学问,一个是追求真理,还有一个是有一条好的出路,要么升官、要么发财,最不济要有一个好工作。我想大家的正常的目的可能无怪乎这三条。
    客观地说,中国的孩子,过去的和现在的,也包括我们自身,从读书开始即没有太多的爱好、乃至兴趣,依靠层层考试,层层筛选,大浪淘沙。为求学问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往圣继绝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的是执着;为求真理者,归纳、演绎、思辨、逻辑、推论、求证,万里长城万里长,百世科学百世穷,追求真理的道路往往是曲折和艰难的。为的是探索;为求一条好出路的,读书即是为了出路,读的时候就看着出路,如果有一条能够符合自身要求的路,为什么不选呢?毕竟,他们为的是生活。
    读书很辛苦,能够读很多年书更辛苦,能读书读出一个模样,读到博士毕业更更辛苦,个中滋味,经历过的不容说,没经历过的可以想。十年寒窗为一朝,闻鸡起舞叹星寥。旧梦相连冷汗起,清晨鬓霜酹滔滔。能够耐着性子读到博士的人,是少数中的少数。而这些人完成了博士的学习,他们面对的是什么呢?
    求学问的,在不断的追求的过程中会发现,我们的先辈很多人的确创造了丰富的知识财富,乃至学问遗产;也发现我们当代也有很多真正追求学问的老师和学者。这些人是对这些要读博士和读完博士的人的一种鞭策,也是他们读书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盏指路的灯。当然,更多的时候他们发现,过往和现在,有很多庸庸碌碌无为的人,也号称学问家;还发现有很多人有一点学问的被说成很大的学问,还发现有很多人利用自己的影响界定了学问圈,顺之者昌,逆之者王。换言之,真正有大学问,而不计公明者,行大道而不计小利者,天下之大,寥若晨星。
    求真理的,亦是如此!
    上述两类博士,面对如此之同仁和如此之环境,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和现实的碰撞必然铿锵有力,理想再丰满,现实却如针尖,年轻人何去何从,答案何需选!
    求出路的博士,要的是现实,是实在!象牙塔里的风景画固然美好,博士们要生存,要活下去,有多少象牙塔能容下今天这么多博士,无论学术多么优秀,没有圈子的庇佑,没有持久的恒定支撑,没有抵制大千世界物欲横流、人欲滔滔的定力,终归是要有基本的生活条件,而这些从何而来?
    选择,人生道路的选择,对任何人而言都非常艰难,正如选择读博士学位,却没有选择直接去工作一样,博士生毕业以后,完成了自身的学业和学术历程,他是一个成功的人。更进一步说,如果有比较丰富的学术成果的发表,他就是一名优秀的博士。也许有人慨叹,少了一个优秀的学术人才,科学界就会少了一个未来的科学家,试想如果博士后要的是生活,他也不可能成为科学家,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必然是放在如何生活,或者生活的更好上,成为科学家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扪心自问,试看今天的学界,能够沉下来真正搞学问,真理的又有多少?今天的学界,有想法的不让搞、有本领的不能搞(没有支撑)、没想法的吓唬搞(有科技控制权)的现象又有多少,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一蹴而就能去掉的。
    惜“才”的导师大可不必,人各有志,能把学问做成像模像样的人,做什么都大可放心,差不了的。惜“财”的人却要好好想想,既然担心钱花了很多,担心浪费,那为何不想想办法,减少浪费,不要浪费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038-670559.html

上一篇:民谚“叫狗不咬,咬狗不叫”启示
下一篇:博士后当中学老师 深层次原因探讨之二——价值
收藏 IP: 123.124.230.*| 热度|

4 曹建军 庞小兵 林中祥 吴锦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