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zhu0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zhu007

博文

PCM部分教学简单总结

已有 3567 次阅读 2013-3-8 11:35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style, 基础知识

现代交换技术部分涉及到的通信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交换机的PCM线路以及话务理论等知识。根据上课情况,大致分次两次课,PCM部分为2个课时。现就PCM部分教学做简单总结。

学生的通信原理课程对于PCM部分讲解据了解只限于帧结构等知识概述,对于PCM这一通信重要内容基本已经在新学期忘光,针对这一情况,如何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引入并深入该部分内容是我主要思考的问题。

从已知的2MPCM一次群速率入手,分析为何是2Mbit/s?

2Mbit/s=8000HZ*8bit*32

分模块解释

1、为何是8000HZ?因为话音信号频谱是300-3400Hz,根据奈奎斯特抽样定理,取稍大于其最高频率两倍为抽样频率,故取8000,由此引入抽样定理及话音信号基本知识。

2、为何是8bit,因为PCM是非均匀量化,分为正负两部分,每部分按1/2递减量化为8大段,每大段再细分为16小段,故需要1位确定正负,三位确定大段位置,4位确定小段位置,总计8位,即每次抽样值采用8位编码。由此引入非均匀量化优点、A律量化规则、具体数值计算、线路码型变换等知识。

3、总结并深化本部分内容,本次课内容主要涵盖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大步骤:抽样、量化、编码,涉及的知识点有抽样定理、量化规则、编码方式等,经过此三大步骤可将日常生活中模拟物理量变换为数字信号,这是通信上面非常重要的基本知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95671-668308.html

上一篇:听单片机课有感
下一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方向选择
收藏 IP: 192.168.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