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zt 共享,交流

博文

NASA发布全球污染颗粒浓度地图

已有 3965 次阅读 2013-3-7 10:22 |个人分类: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office, style, 地图, 发布

 NASA发布全球污染颗粒浓度地图 中国情况最严重

我国的空气质量有好转迹象吗(投票结果)? 有      2953人    4%

没有84728人    96% 

杀伤力:颗粒越小,越致命。

粒径大于5微米的颗粒大多沉积在上呼吸道,然后被推到咽部,或被吞咽,或随咳嗽排出。

小于5微米的颗粒物多沉积在细支气管和肺泡,一些细小的颗粒可能会穿过肺泡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

而小于2.5微米的,也就是众所周知的PM2.575%都沉积在肺泡内(对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有影响)。

 

致命“杀手”:危害极大,却极难防治。

小于2.5微米的颗粒,可以穿透人体呼吸道的防御毛发状结构,进入人体内部,引发人体整个范围的疾病,对人体有致命危害。

 

心脏病、动脉硬化:PM2.5颗粒极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也降低患者的抵抗力。

 

肺部硬化、肺癌杀手:它们中有50%会沉积在肺中造成肺部硬化,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粒径小于0.1微米的颗粒,称为“超细微粒”或“纳米颗粒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专家们经研究发现,在南京,直径在0.010.1微米的超细微粒的浓度是显著增加了。这就意味着,南京空气中飘浮的大部分颗粒是可以留在肺部的,进入血液。这也是折磨哮喘和老慢支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扩展阅读:http://view.news.qq.com/zt2010/pm/index.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724-66794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PM2.5与尘肺
收藏 IP: 98.251.1.*| 热度|

1 蒋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