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我于1996年本科毕业后,留在作物栽培与耕作系工作。转瞬16年过去了。16年以来,我作为参与人见证了本校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作为一个典型的屌丝学科,怎样走上了逆袭之路。
踯躅前行,有一种精神撑起了你的脊梁
我参加工作那阵,作为四川农业大学最早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走到了很低的低谷。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实验条件差,科研经费少。不但社会影响力降低,而且被本校很多人员冠上“拖了作物遗传育种的后腿”。特别是在2000年前后,因粮食生产地位的下滑,从事作物栽培研究的科研人员纷纷转行,作物栽培学科前景堪忧。
那段有些迷惘的日子里,有一种精神给了我力量。
我看到,七月如火的南充,有一位学科的老先生,白天在田里忙完试验,晚上住在简陋的小旅馆里,因为热,因为那可怕的麦蚊,次日早上全身都是红疹,但他的眼里依旧是那么的淡然。
我看到,我们的学科带头人,也即传说中那位“既是一名在读博士生,同时又是一名博导,在带博士生”,为了研究,不仅事事亲为,汗湿衣襟;而且放下身段,推销物化产品。虽然逢年过节都在东奔西跑,但他的步伐总是那么坚定。
我看到,炎热的中午,一个学科的研究生,在农家的簸箕里沉沉入睡,睡在旁边的,除了一只猫,还有一只狗。而他,把这当成一段美好的经历,写进寄给远方朋友的信里。
……
我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执着,看到了热爱,也看到了责任。我明白了,这是一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即使我们一无所有,即使我们面前满布荆棘,我们依然坚定,依然一往无前,我们不可战胜。很多年以后,我依然被这种精神感动。
一个人就是一扇窗,窗里窗外落英缤纷
那时候,学科很难引进高层次人才。于是一批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留下来工作了。这是一批典型的屌丝,他们无学位、无职称、无经费、无人脉、无地位。有时,屌丝们看到那些趾高气扬的“海龟”和“京龟”,免不了无限的自卑。但好在这些屌丝并没有自暴自弃,变成“2B”青年。“我们一无所有,因此我们无所畏惧!”充满对“安天下、稳民心”事业的自豪感,他们到生产中去,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找到了学科发展的突破口。
就这样,郫县基地、东坡基地、仁寿基地、射洪基地、大英基地,扎根农村的学科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了。如同久旱的禾苗沐浴到雨露一般,扎根于农村的我校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迎来了她的春天。新技术、新模式、新经验、新典型不断涌现。
一个人就是一扇窗。社会透过这扇窗接受了这个学科。
你看,那位脸庞晒得黝黑的女教授正在教农民玉米高产管理技术,农民听得那么入神,他脚下的玉米苗子好壮好壮。
你看,那开着插秧机忙着插秧的不是我们的研究生吗?
你看,那不是在郫县基地实习的农学专业的本科生吗?是什么引得他们开心大笑?哦,老师刚刚讲了,“咱们农学专业的学生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要不怕太阳晒,不怕病虫害!”
来自农民,来自农技人员,来自当地政府的好评如潮水般涌来。作物栽培与耕作走出来的是一群实在人,一群能干事的人,一群农民需要的人。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虽然我们没有幸运地成为董教授的学生,可能一辈子也赚不了4000万;也没有幸运地成为衣老师的学生,容容易易就中个社科基金,但我们依然快乐。有时,我们的脸庞在夏天晒黑了,冬天很就白过来了。有时,大滴大滴的汗珠正从我们的脸颊滚落,忽然一阵凉风吹来,那种人生快意直透心底。有时,我们拖着疲惫的双腿穿行在稻花行间,突然被老乡硬拉去喝酒聊天,有种被幸福和快乐包裹的感觉。
长风破浪,心和梦一起走
播种了,收获了。那一批当年的屌丝,如今已成长为各个方向的骨干,虽然还是屌丝,但战斗力显然增强了。象茁壮成长的禾苗,一茬又一茬,不断积累,不断壮大。
“973”和国家支撑计划的课题层面负责人突破了,自然科学基金突破了,SCI论文突破了,研究生出国留学突破了,重大获奖成果也突破了。本学科已连续4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由西南走向了全国,水稻优化定抛技术、杂交稻机械育插秧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玉米覆盖增密高产栽培技术不断遴选为四川省主推技术并在全省范围内快速推广。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也落户本校,一个崭新的平台将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粮食仍然面临耕地面积减少、劳动力转移和自然灾害日趋频繁等严重挑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重而道远。容不得多想,怀揣理想,逆袭后的屌丝学科迎着朝日的阳光,踏着清晨的彩霞,又满怀信心地上路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