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没事,把以前写的一些博客文章的摘要发到
新浪微博上去,其中一篇文章(
成立一个生物技术公司需要多少钱?)被
环球科学杂志转载,引来很多评论。
我很惊奇地发现,许多评论都是非常负面的或者是悲观的。比如这个评论:
@二了巴基:
这不扯吗?且不提需要持续更新的试剂耗材,就谈谈固定资产,PCR
machine是天朝山寨的吧,就不提能不能做Touchdown和梯度了,同时能做多好个样啊?总不能菌液鉴定挑10个克隆也分批做吧,还有有保修吗?
还有那个移液器,也是天朝山寨的吧,大龙的都没这么便宜,还能用吗?精度够用吗做PCR吗? (12月19日 16:32)很显然,那些提出负面评论的自己并没有象我一样有过几次创业的经历,不知道创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绝大多数这样的人也不可能自己去创业。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他们不知道如何定义“业”这个字。在他们看来,业和资产是等同的。可是
创业不是财产积累,不是固定资产的堆积。人们看到的,用钱衡量的“业绩”是创业成功后期的事情。在创业初期,有的就是好的idea. 所以是否有设备,有多少设别都不重要,最需要回答的是做什么。
我
那篇文章的目的是介绍B博士的创业精神,400美金就能做一个具有基本分子生物学功能的实验室。而且他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却是用实际行动去做出来,把结果给出来。
创业创业,就是从零开始。用最少(自己)的钱,用最多(自己的)本事去创造社会财富。
创业的门槛要比想象中的低得多。许多人想到生物技术创业,头脑中就先想要有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有离心机,超净工作台,PCR仪器,测序仪器,等等。其实,如果你那样想,就已经不是在创业了。
生物技术创业,首先要想干什么:是做技术?还是产品?是卖服务?还是卖信息?那个是我的特长?那个更有客户?哪里是真正的市场需求?
那些上来就去买家当的人就不是在创业。因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
我需要什么,而不是
市场需要什么。
我在最近的
一篇博客中讲过,科研创新有四类:
(1)用最便宜的,大众化的仪器,做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
(2)用大众化的技术,通过控制难度大的标本,做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
(3)用比较新的技术,研究比较难搞到的标本,做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
(4)用最新的技术,研究比较好搞的标本,做出与众不同的成绩来。
在资金不充足的时候创业,就需要我们用最便宜的,最大众化的仪器(比如PCR仪器,电泳,成像)做出与众不同的业绩来。
创业,就是要在别人没有发现市场的时候率先发现市场,在大家都有条件的时候抢先做出独特的东西来。
创业,本来就不应该受钱的限制。400美金不是少,而是多了。因为好的主意,好的产品,好的技术,只要你去把它做出来,就会有钱来的。而这些技术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他们有市场。
最好不要轻易地给出否定的评论,随意地去批评他人。在这篇“
为什么不很出色的人到了美国业能混出人样来?”的博文中我说过:
来美国的人都有一个“文化冲击”。比如我当年来美国的时候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里所有的大楼都是可以随便进去的,没有围墙,也没有看门的。”还有,“这里再贵的仪器,研究生都可以随便用的,没人站在边上看着,管着”。他们会说:“仪器本来就是要用的,坏了是厂家没有做好,不都是你的问题。”
在中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听到反对意见:“这个不对”“那个不行”;可是在美国,不管做什么事情(当然是合法的)你常常听到的都是鼓励的声音:“那个很有趣,去做吧,祝你成功!”。而且,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在这样的鼓励声中长大。所以,在面对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射不是“这个不行!”,而是“这个可行,我能做,我怎么才能成功?”
在行使自己行动的自由以前,我们似乎更乐于发挥批评他人的自由。“五十步笑百步”的文化不但妨碍他人创新创业,更阻止自己的成功。所以,下次在批评他人以前,最好先问问自己“说出去,对他有益吗?对我无害吗?”。
而更好的方法可能是去鼓励对方,并真心地祝愿他成功。
至于上面那个网友评论中提出的问题,其实对创业者来说都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我所做的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否有市场需求?我的答案比现有的好多少?难度多大?
如果你研发的技术解决了一个千百万人每天都会碰到的难题,这个难题又是别人几十年都没解决的,那你不去创业就可惜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644457.html
上一篇:
美国人的枪文化:个人自由,公共受罪。下一篇:
收藏家和科学家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