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的主角与配角
在科研中,有主角与配角之别,也有水平高低之分。这些可能会与职务、职称、岗位已经任职经历形成不一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一个科研项目组,用不恰当的比喻说,就好比一个演出单位。有导演、编剧,有主演,也有配角。撇开导演和编剧不谈。单说主角和配角的关系。大牌、明星演主角,小牌甚至没有牌子的暗星演配角。可以说是正常的。但是也有不正常的现象。比如有的大牌过于傲慢,以为地球离开了他(她)就不转了。其实,地球离开了谁都照转不误。因为地球不是因为一个人才转动的,它的转动其实不是某个人决定的。好比,一个据说很伟大的人,站在珠穆朗玛峰或者阿尔卑斯山,上就以为自己征服了这些山峰。实际上,是构成这些山峰的一块块石头把他托举上去的。牛顿谦虚地说,自己取得的成就,不过是在海边玩耍的孩童得到了几颗漂亮的贝壳。而且,还说是因为自己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其实,大师何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了呢,他更站在了同行或者基层人的肩上。有些主角以为自己十分了不起,连导演都看不上了。其实,那也是一种无知和浅薄。
在科研中,自然以科研的名义说话名正言顺。但是,即使名义上是正统、正确的,话语说起来也有许多不顺畅、不舒服的时候。有的人指责别人,说人家的项目不是科研,他的才是;有的人觉得只有自己的项目才有科学含量、别人的几乎没有。这样的话,虽然都以科研的名义说话,还是难免会呛起来。也有人,觉得主角就是一切,就是天下第一了,对待配角以歧视、虐待、迫害的方式使用。觉得这样可以显示自己的能耐,无人可以奈何得了。这样的人,智商、科商也许比较高,其实情商与前两个比例不协调。后果是自己和自己制造了矛盾和阻力。记得一个相声“武松打虎”,就是戏说的主角傲慢吃恶果的事情:主演武松的看不起配角演老虎的。扮演老虎的是这样教育他的,在演出中老虎没有按照导演和编剧以前的老套路走,而是别出心裁。在应该装死的时候就是不装死,“武松”遇上了打不死的“老虎”。这时候的武松傲气荡然无存了。
有人把所谓2、8定律引进到了科研从业人员的评价中,我觉得比较荒谬。在一个小组中,假定就是10个人,是否2个人的作用比其他8个人的作用大或者几乎一样呢。这个所谓定律,突出的是少数人,伤害的是大多数人。结果是有害的。
一个不大的单位,也许只有10个,其实都很优秀,如果以所谓2、8定律衡量的话,结果自然是荒唐的。一个整体,割裂开来,硬是过分强调哪怕是很突出很优秀、很关键的部分,起结局也是灰色的。假如一个班里只有10个人,一名班长,一名副班长,其他8个兵都是听吆喝的。假如,兵受到了虐待,他也会以自己的方式反抗的。在著名反战电影《西线无战事》中,有故意让士兵在泥水中训练窝倒的家伙(原先就是个邮递员,还算不错的。),被气不过的士兵塞进麻袋、扔进泥水中的可笑镜头;捷克作家的《好兵帅克》,被列入了反战幽默文学。描写的就是世界大战中的帅克很听话,总是坚决按照上级的指示办事,又总是自相矛盾,让领导下不来台。这样的好兵“好”啊,让蛮横的领导头疼。
回到本文第2段的开头,以科研的名义说话、办事,要名副其实。不要说的是科研想的是其他的东西,比如权力、利益以及名誉等的掌握和分配。那样就把科研两个字弄脏了。
回到起初的问题,科研中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但也有风格和人格高下之别。和谐的团队建设,不是一句漂亮的话语就可以建立起来的。是需要,也许若干年的努力才可以达到目标的。假如不是朝着和谐团队的方向在做工作,在说话办事情,那样就极大地削弱了团队的科研能力。即使有些产出,也不可能质量多高。
一个集体可以有各种角色,都是集体的必要成员。一个集体需要和谐的氛围,假如氛围出了问题,本来可以做成的事情做不成、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做不好。
假如一台戏演砸了,主角和配角都得不到应有的片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