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S细胞技术最先被看好的原因是:可以规避伦理问题;利用患者自身细胞避免免疫排斥。不过从下面的文章看,山中伸弥已经开始对让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IPS细胞技术担心起来了。这篇文章的意思大致是想说明两个问题,IPS细胞技术也面临伦理争议;患者自体的IPS细胞技术的临床面临巨大的成本问题,不具有实用性。如此说来,这个IPS细胞还有什么用呢?
山中伸弥: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也面临伦理争议
201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山中伸弥在12号表示,干细胞研究仍旧会引发激烈的争论,尽管他自己研究的干细胞并非来自胚胎。山中伸弥是在巴黎的一次采访中表达了他的这样的观点。今年,他和英国科学家John Gurdon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山中伸弥因为他在成熟细胞重编程方面的工作而广受赞誉。细胞重编程是指将成熟细胞重新变为具有多种功能的初始细胞,这种细胞被成为干细胞。
研究人员希望,在将来干细胞能够用于在实验室构建组织,用来替换因为意外或疾病而受损的器官。这一愿景目前还刚刚开始,不过山中伸弥的工作对这一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的研究表明,干细胞可能将不再需要从胚胎中获得。从胚胎获得干细胞目前还是最有效,但是也最有争议的手段。
不过山中伸弥警告说,他所研究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也不太容易避免有关创造生命的争议风暴。
“我们现在已经可以避免使用人类胚胎了,这很好。但是我们也正在面临新的伦理问题。”山中伸弥告诉记者称。他说,问题在于创造生殖细胞——即能形成精子或卵子的细胞。“我们能够利用血液来制造精子吗?我们可能将这样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吗?”他说。“对于这种新的技术,我们确实需要社会讨论,我们如何做到适可而止。”
山中伸弥说,日本神户的科学家已经向政府申请开展世界上第一例诱导多能干细胞人体试验——利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他还说,日本正在推动干细胞银行建设,这个项目在7月份就获批了。
“理论上,我们可以利用每个患者的细胞来制造诱导多能干细胞。但是这会非常昂贵并且要花费6个月时间来准备。因此,从现实来说,我们不能那么做。”
而干细胞银行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个干细胞银行的做法是,选择合适的捐赠者来制造干细胞,来自于他们的干细胞需要尽可能不会触发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
“通过保存少量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就覆盖到许多的患者,这是我们的计划。”山中伸弥说。“根据我们的估计,我们确定140位这样的特别的捐赠者,这样我们就可能覆盖到90%的人群。”
一些科学家一直对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持谨慎态度,担心重编程产生的错误可能会导致肿瘤的产生。
山中伸弥今年50岁,他在2007年开始开展有关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他对Gurdon的工作称颂有加。Gurdon在1962年就提出了这些理念。
在2007年,山中伸弥表示,如果诱导多能干细胞能最终用于临床的话,他们将会获得诺贝尔奖。“因此我们之前并未期待这次获奖,因为为时尚早。不过由于Gurdon爵士以及他50年前的发现,我们获奖了……因为他,我很幸运得到了这个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