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大学之“大”在精神

已有 4902 次阅读 2012-5-20 17:32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office, style, 方正, center

 

陆延青教授今天代表南京大学教师,在南大建校110周年大会上说:“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他的意思是,有了更多的大师级教授,南京大学就能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了。

其实,陈骏校长在前面的讲话中,强调人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南大要返朴归真,可这“真”是什么呢?

我理解的“真”是,要有真精神,要作真思考,要求真学问,使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真实的人生。

陈骏校长所谓“前所未有的挑战”,不是别的,是当代人精神的缺失,包括类似霍金这样的物理学大师。

而不管你是什么人,你有多大的学问,或者有多大的产业,甚至掌握着一国之天下,没有了精神,内心是空虚的,又能怎样呢?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匍匐在上帝的脚下?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精神的丧失。

我们走在包括南大在内的大学校园里,感觉风景如画,建筑别具一格,师生往来穿梭于其中,似乎身处一个热闹的世外桃园。而我们内心呢?为什么那么的不自在?

陈骏校长说,中国的大学教育也就一百一二十年,其中大部分处于战乱之中,真正致力于大学建设与发展的,不过五六十年时间,所以中国的大学与世界一流的大学是有差距的。

他所说的这一点不假,可是他忘了,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即办起了自己的大学,据说教出了七十二贤。而孔子的立学思想,首先是“仁”,即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树立人生的远大抱负?

而做人也好,树理想也罢,都离不开“人要有精神”。一个没有精神的人,如何能站立起来呢?大学也一样。尽管南大有自己的校训“诚动天下,雄创未来”,可如何使之成为南大人的精神呢?

从陆延青教授大学之“大”在大师的论调中,我们看不出这条校训对其的影响。当然,这种现象在中国各高校中普遍存在,决非南大之一家也!

那么,我们的高校需要怎样的精神呢?

我想,首先是勇敢,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因为你是大学呀,对青年一代得正确引导,否则,我们干吗要送孩子上大学呢?

其次,是勤劳,这可不是特指劳动人民的,老师勤奋,学生自然勤奋;老师多动手实践,学生自然动手能力强。学而时习之,关键在“练习”,这样才会有真本领。不过,这里的“勤”,除了勤学、勤习,还得勤思考,因为它是人类创造的源泉所在。

第三,是包容,那种狭隘的人生境界,如何会做出大学问来?如何又会培养出大师呢?更不用说会建设出一所世界一流的学府了。在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学校里,教与学还会是一对矛盾吗?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还会没有开阔的眼界吗?

第四,是创造,即人学了点知识,总得发明创造点东西出来吧?不说你的创造是创新,只要是依靠自己或团队的能力,研究出有用或予人以启迪的东西来,那对人类社会不也是一种贡献吗?

大,不是形式广大,是内涵丰富,是精神之实、境界之高、品行之端,盖为时代楷模也!

对于中国的大学,建议不要提什么“世界一流”,做好自己即可。

 

2012年5月20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631-573078.html

上一篇:我和星空这五年
下一篇:我也是老百姓
收藏 IP: 122.82.86.*| 热度|

5 王春艳 李宇斌 czhc 者仁王 yxh3161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