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科学人的传记
不久前某传记丛书的编辑部寄来一份通知,征询我要否让他们出版我的传记,如我有意,余事可以函商。我当即回信说不想有留下传记,也绝不会授权任何人去写。
去年我收到过几本名人传记,其中有一本对传主的学术成就写得如实,对其个性和在“文革”中受的苦难以及1980年以后的成就均颇为详尽。我认为这书反映了一个时代和一类人的共同遭遇,有史料的价值。另一本则其传主是一位我熟悉的前辈数学家(五十年代被聘为学部委员,早已辞世)。著者详述其学术成就和其社会地位(系主任、大学校长、人大代表等),而对其私德上的不美之处,一字不提。被略去的不过是抗战时期不算稀有的,原配夫人万里寻夫被抗战夫人拒之门外的事件。其事虽有损于传主的令名,但也是时代的悲剧;作者不妨提到为止,不予评说即可。由于掩盖过多,此书读起来自然会让人觉得其前后有不少的漏洞。奇怪的是,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似乎并未看出问题,或者不曾通读书稿。
有的传记是很成功的著作,如虞昊教授写叶企孙传,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事实上,此书是二十世纪中国科技史的部分记录。叶先生(1898-1977)是大师的大师,科学战略家,抗日战士,极左时期的受难者和一位文理兼长的长者。此书的修订本,署名虞昊、黄延复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现在网上可买到二手书,值得收藏。
周培源先生(1902-1993),1929年归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其学术成就早已蜚声国际。建国后他担任北大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大校长,全国科协主席等,周先生刚正不阿,敢于与极左势力抗衡。在学术界为他的九十寿辰召开庆祝会时,出版过一本画册和小传,次年他在睡梦中去世。2012是他110周年冥寿,还未见到一本完整的周培源传出版。我希望看到以下几个方面:一、1972年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重振理科教育的评论(题名待查)原本是应周总理之托而写的,其前后经过很不寻常,以前不曾报道,应详细写出。二、对于他的学术的评论应以现下的学科水平加以改订。三、及时寻访先生的逸事,他的及门弟子们在世者无不年近九旬,其中成就最大的林家翘教授已96岁。(林先生2002年回国定居,在清华大学创办周培源应用数学中心,专攻蛋白质结构理论之类的难题。林先生为人十分低调,该中心几乎不为人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