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骅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in 一位IEEE终身Fellow对信息科学及其发展的看法

博文

从PC机的历史看产品的成功之路(120208) 精选

已有 7213 次阅读 2012-2-8 10:05 |个人分类:计算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标准化, 产品, PC机

从PC机的历史看产品的成功之路(120208)
闵应骅

    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机自从1981年由IBM推出以来,已经走过了30年。到今天,台式机、笔记本,发展到工作站、服务器,到处都是,将来还会向电话、平板电脑和云发展。2011年PC机全世界卖出了4亿台。回顾这30年,可以看出这个辉煌的产品为什么会如此成功。
    说起PC机的历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在1981年,我正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一个IBM的朋友告诉我:现在PC机已经准备好了,但是由于IBM4331,和4341机器还没卖完,还要等一等才上市。PC平台的理念是对原来计算机作为一种公共使用的计算平台变成私人所用的一种颠覆。在技术上讲,它采用标准部件组成。其实,四年前,苹果公司出台的Apple II也是一种个人计算机,但是IBM与微软的结盟成为近代计算机工业的一大特色。
    第二阶段是1983年推出的PC/XT(见下图)和1984年推出的PC/AT,和另一公司生产的复制品。很快,其他公司生产复制品,声称与IBM平台100%兼容。这就使IBM PC成为一个事实上的标准。新的标准把IBM硬件平台与DOS,Lotus1-2-3,或微软模拟飞行结合进行试验。
    第三阶段从1987年开始,IBM引入PS/2,包括微通道架构及其他特性,并要求复制者支付许可证费用。到1994年,IBM的PC产量已经敌不过那些基于PC/AT的复制厂商了。不过,工业标准架构已经形成。到1996,基于奔腾芯片的机器,32位的图形卡,若干个G的硬盘,内存提高到32M,带高品质的声卡和CD-ROM驱动器。操作系统也由DOS 3.3进入Windows95。这些技术进步是渐近的,没有任何中央控制,而且,各公司可能专门生产一个特定的部件。譬如母版可以插不同的CPU,或存贮卡,并且预留若干插口,可以插显示适配器,串行和并行口,硬盘或软盘驱动器等等。这样,用户可以很容易地自己组装一台机器。一个大的PC公司Dell其实基本上没做什么原始创新,但不断提高部件性能。Compaq在PC/AT基础上用了Intel的新的CPU芯片。引入高速总线,只要保持母版插口不变就行。问题是怎么把网卡、声卡、图形卡、电源都集成到这个机柜里面,接到母版上。各公司都在做,标准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四阶段开始于1996年Intel新的母版ATX的出现。这时,IBM已经基本抛弃了PC/AT体系机构。人们开始把Intel基于x86的硬件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结合的PC机叫做Wintel机。
    从2000年开始的第五阶段是笔记本开始超过台式机。不过,基本的架构还是相同的。
    从这一段PC机历史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一个产品的成功一定是“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而绝不是“从头脑中来,拿来钱就去”。我们现在许多大项目都是上面顶层设计的,请下国家上亿的钱下来,就鸟无声息了。这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
2.不要天天抱着专利、论文、保密,要通过开放的标准,大搞协作,才能把产品做强做大。对国内、国际都应该这样。其他公司是你的合作伙伴,不是你的敌人。我们抱着自己的东西不放的一个原因是评奖,发明人该算谁。PC机发展得如此辉煌,并没有给个什么国家奖、世界奖。其实,研究者们对世界的贡献在30年的发展中已经充分被肯定了。
3.不见得只有推倒了重来才是创新。PC机30年的结构、母版和机柜基本没变,可是有无数的创新蕴涵其中。今天推倒昨天的,明天又推倒今天的,市场反而做不大,用户却要一遍一遍地花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937-535292.html

上一篇:派性斗争,有意思吗?(120204)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如何保护版权?(120212)
收藏 IP: 221.204.184.*| 热度|

36 彭思龙 谢鑫 唐常杰 罗汉江 黄富强 水迎波 郑祺 周建锋 彭雷 陈儒军 赵凤光 侯雄坡 张文卓 郭桅 吴军 曹聪 何学锋 张文增 赵明 黄锦芳 蒋迅 占礼葵 陈安 李志俊 马红孺 曹俊兴 俞立 曹俊 张骥 苏德辰 张利华 hangzhou zhangcz07 ggwwzka Nagarjune sidaling

发表评论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