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拜年 精选

已有 12566 次阅读 2012-1-24 00:56 |个人分类:人生漫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传统, 春节, 过年, 拜年

 

初一大拜年

 

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日子。

给我的亲戚、老师、朋友们拜年!

给我各个阶段的同学们拜年!

给我单位的同事们拜年!

给我的历届学生们拜年!

给科学网的朋友们拜年!

给所有直接和间接帮助过我和我们研究组的专家、朋友们拜年!

 

祝各位过年好!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身体健康,生活快乐!

 

说点老家的传统习惯。初一拜年,首先要拜的是自己家族里的长辈。实际上拜年最早的是孩子们拜年团队。记忆中小时候好像春节多数时候是大雪天,农民喜欢。瑞雪兆丰年,就是在小时候记住的。除夕夜半夜时分,放过鞭炮、敬过天地、吃过年夜饭(过年饺子)后,就可以开始准备拜年了。小时候拜年,一是贯彻长辈的传统文化,再是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到长辈家里一般会有糖果和瓜子、花生之类的吃的东西,还有特别偏爱的长辈会悄悄塞给你手里5分钱,甚至5角钱(算是压岁钱了),当然也有展示自己新年新衣服的欲望。所以,经常是小朋友们一起一家一家转,有时候去几次人家还没有开门,胡同里雪地上留下的多是孩子们的脚印,根据脚印也会判断这一家前面有几拨拜年的来过了。到每一家的时候,先在堂屋跪下,边磕头边高喊“给爷爷奶奶(或相应称呼)磕头了”,听到里屋长辈们喊道“起来吧,进来吧”,我们就一一进屋,长辈会逐个问候,依次给点糖果和花生瓜子。礼节完毕,我们告别,再到另一家去。我们家没有喝酒的基因,记忆中完成新年庆祝仪式后,还要再躺进被窝里睡一会儿,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就会听见小朋友们在门口的声音了,这时就要准备起床了,我就随着家族里的小朋友们一起挨家去拜年了。男孩一帮,女孩一帮。多数都是先去自己家族的长辈家里,长辈家转完了,也会去家族中已经结婚独立过日子的兄长家里拜年。记忆中家族的概念是5代以内,这个从长辈们平时的聚会和活动中就会获得一些感性知识,知道哪些是自己家族的。

 

记忆中重要的拜年活动一般是在日出之前,或者早饭之前。早饭之后,主要是聚会聊天了,男爷们会一家一家转,喝酒闲聊。女性们初一是个清闲的日子,不需要干家务的,也是姐妹们聚会聊天。过门的媳妇拜年一般是在早饭之后,也是先到家族中的长辈家里拜年。对于新过门的媳妇,要在小姑子的带领下,到家族中长辈家里逐一拜见。初一拜年都是在自己村内进行,上午是自己家族范围内活动,下午可以范围稍微大一些,没有多少限制了。长辈上午很少出动,需要在家里等候晚辈们的拜见。下午或者晚上,也会出去走动走动,到他们的长辈或平辈家里去拜年问候。

 

那个时候拜年不送礼,可能主要是贫穷和物质匮乏,但感觉亲情还是很浓,很传统,很文化。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每当放假的时候,学校会号召要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我们小伙伴们去给长辈拜年的时候,一般在进里屋前,在堂屋站着高喊“爷爷奶奶(或相应称呼)过年好”,有时候大人会在屋里喊问“磕头了吗?”在那破四旧的时代,有些传统在改变。回到家里,父母亲知道后一般会教育一番,还是要求给长辈磕头。

 

初二,也是拜年的日子,是新女婿上门拜见岳父岳母的日子。这是个大工程,需要几辆自行车,到女方家里都是十几份礼品(那个时候是用一种叫垸子的盛装物品),家族内的长辈都会收到一个垸子。当然新婚夫妇来拜见,是需要还礼的(红包)。多数是在垸子里放上红包(大礼多数是5元钱左右),傍晚时分回家前来收回垸子。

 

初三开始是姑姑家、姥姥家、姨姨家,依次按照每年的传统排列顺序,性格特点等等,一家一家串门走亲戚。那也是一道风景,早上和傍晚,乡间小路上,沥青(农村里叫油漆路)公路上,都是走亲戚访友的,步行的人们肩上背着垸子,骑自行车的,后座上带着垸子,垸子里装着大饽饽、油条、点心(饼干),上面盖着色彩鲜艳的崭新的毛巾,也煞是好看。

 

城里人不知道有哪些习俗传统。自从自己成为城里人之后,初一多是去拜见老师。同学、朋友、同事等,会在节日里安排一些些聚会。后来电话普及了,电话拜年盛行了;再后来,手机普及了,短信拜年时尚了。现在短信也是群发了,邮件也是群发了。邮件群发还可以知道哪些人群,短信群发就不知道是那些人群了,多了些迷茫,自然少了点东西,平淡了很多,缺乏一种期待和惊喜感。不管哪种方式,毕竟知道哪些人在节日里还惦记着你,心里也会热乎乎的。

 

时代进步了。进步注定要淘汰一些旧习?还是需要改革一些传统?还是多少年之后又来一个循环?

 

 

 

 
亲戚关系图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531275.html

上一篇:五谷丰登
下一篇:1992年初读梁实秋散文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25 曹聪 刘苏峡 马磊 刘立 刘玉仙 阎建民 骆小红 何宏 王晓明 庄世宇 王琛柱 赵凤光 朱志敏 吴斌 李学宽 曾荣昌 许培扬 刘钢 罗汉江 陈国文 linming crossludo kaicn zhangcz07 rjgcz

发表评论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