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书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obob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博文

学琴散记(5)--- 浊酒一杯琴一曲

已有 5469 次阅读 2011-12-28 23:12 |个人分类:对酒当歌--往事千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心情, 古琴, 浊酒, 琴酒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
 
   我很喜欢晏殊的这首《浣溪沙》,隽永别致,宁静淡泊,有些淡淡的忧愁和浅浅的惆怅,很多时候我的心情像是这个样子,或者说我向往这样的心境。在琴舍的时候,师父总是喜欢和我开玩笑,他经常说:我对你其他方面都满意,唯独不满的是你不能陪我吃酒。他听说我某天和琴友喝了几滴白酒,第二天他便抗议:你居然和他们吃酒,却不肯与我。师父两鬓斑白,花甲之年,每餐必饮,不可一日无酒,喜饮高烈度酒,是个烟鬼酒徒,但更是个老顽童。
 
    刚学琴的时候,用力笨拙,按弦不紧,因此我会特意使了大的力气,这样往往导致动作僵硬,不够放松,这也是初学者常有的困难。虽然现在也不够彻底地放松,但那时很着急,后来想或许喝点酒,带点儿淡醉微醺的感觉,弹琴便可‘潇洒’些,从而实现进入放松的状态。
 
    我不能喝白酒,觉得那无疑是一种刑罚,我又不喜欢喝啤酒,似乎只有度数适中的葡萄酒比较适合我。好酒买不起,差酒可能还不如不喝,后来幸运的是无意间看到一篇讲自酿葡萄酒的帖子。我的家乡不是酒乡,百姓并无酿酒习俗,因而我对酿酒几乎一窍不通一无所知,看了这帖子才知道原来酿酒如此容易,可能比喝葡萄酒都容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我下决心生平第一次酿些酒来。
 
    凡事极端的话,则兴趣可能变为一种折磨,譬如摄影发烧友如果一昧追求器材的高端,无疑是入了歧途。因此我从淘宝上买了个12L的无铅酿酒罐,去苏果超市买了些糖,又去水果店买了尽量黑紫些的葡萄,这样最简易的原料器材就备齐了。以下是简略的步骤,或许有感兴趣的看官诸君可以适当参考:
 
1、酿酒罐消毒,水煮、酒精,还是化学试剂都行;
 
2、盐水浸泡清洗葡萄,可留少量葡萄轻轻冲洗即可,目的是保存酵母菌防止发酵失败;
 
3、当然可以购买酿酒酵母菌,这个不是必须选项;
 
4、将葡萄洗干净沥干水分后,捏碎,肉皮籽分离;
 
5、加糖,可一次性加入,也可发酵过程分批加入。基准比例大概是1斤葡萄2两糖,若要酒精度高则多加些,反之也是。糖可以红糖、白糖或者冰糖,冰糖为佳,本人是红白兼用,这么做是考虑了葡萄黑紫得程度不能令我满意;
 
6、加盖,置于25-30摄氏度温度之下发酵。每天搅拌1-2次,将漂起来的葡萄皮压入汁液中;
 
7、10多天之后,将葡萄皮籽捞出,用纱布过滤,这样得到的是很浑浊很甜的但已经有酒精味的浊酒了;
 
8、在上述温度下静置2-3个月,这底部为沉淀物,上层为清澈的酒液。不嫌麻烦,可以用虹吸管把上部清液洗出来保存,即可饮也。这个期间可能会启动果酸啥啥啥反应来着,可以降低酒的酸度,各阶段详细反应化学方程式请查阅资料。
 
    当然如果你不幸是个发烧友,那么你将考虑橡木桶档次、消毒液种类、酵母菌菌种、解百纳葡萄、精确温度和气体控制、上等冰糖、清澈剂等如此繁多的细节,这样的投入可能导致你耽误学业或者引发失业,而且最后还可能不好喝让你精神崩溃。我是9月初葡萄旺季开始酿造,那时候温度适宜,大概11月中旬开饮,让我欣喜的是,原来浑浊的酒液变得清澈明净,而且甜甜的涩涩的,不酸,大概13-15度左右,这正是我喜欢的类型呐!对于我这种酒量浅薄的书生,我偏好度数适中有点甜的酒。
 
    现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先盛一杯自酿酒,大概1.5-2两,先饮半杯,然后开始弹琴,每弹一首就饮一口,这样一会儿便有暖意袭来,心跳略微加速,脸颊略微发烫,头脑略微晕乎乎,处于朦胧的状态,反应变得迟钝呆滞少许,而感观听觉却变得敏锐迅捷起来,恰是美好的微醺感觉。这样的感觉,像是隔绝了外界的干扰,而能够专注于本真的自己,真切地感受到自我的情绪微澜波动,有些小小的‘忘物’之境。随着心情的舒坦愉悦和反应的迟钝呆滞,我紧张的动作便放松了,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弹上大约一个小时,酒劲愈加有力,大致上我总是每弹两遍正学的曲段,就弹一遍《秋风词》、《酒狂》和《关山月》,最后弹几遍自学的《卧龙吟》,擦一遍丑琴,之后就带着朦胧的感觉入睡去了... ...
 
    吁,丑琴美酒,吾所好也!
 
(图片来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899-523102.html

上一篇:12月:古琴洞箫免费主题月(北京.东城)
下一篇:回家
收藏 IP: 58.213.151.*| 热度|

14 曾新林 陈学雷 吴飞鹏 黄锦芳 赵宇 张天翼 武夷山 孟津 陈湘明 吴吉良 余昕 柏舟 齐伟 xiaxiaoxue86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