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关于垃圾论文的高论(想来钟教授应该不会反对我发表:-))。说,如果某人发表的论文一般在影响因子4-5之间,此人一般会这样评价,“影响因子在4以下,都差不多是垃圾论文”。钟教授的建议是,千万不要和此人争论,应该这样回答,“我看影响因子4以上,包括science 和 nature 也有不少垃圾文章”。说句实在话,我曾在web of science上检索过,发现的确有science 和 nature的文章引用率也极低。
说到垃圾论文。我自己前段时间也过一次脱口而出的评论。有一位巴基斯坦的学生申请我们系的博士学位,附了一份个人简历,看一下他发表过的文章,光题目就知道工作做得实在一般,估计连大学生SRT都不如。于是我脱口而出,“什么垃圾文章,发表在什么垃圾杂志上啊?”。现在想来,当时说得有点过了。如果这位巴基斯坦的学生连“垃圾论文”都不能发表,那他就不可能被推荐到中国来申请博士学位,争取发表一些在中国学者看来不是“垃圾论文”的论文。
一个初出茅庐的研究人员,或出于生计,或受限于知识面、或为了证明自己能做点工作也做了点工作,发表经过“同行审阅”的“垃圾论文”,不过是前进的台阶和进步的基石。但如果一位资深学者甚或是院士级人物,也要往“垃圾堆”里扔东西,就有点过了。
大多人都不喜欢生活中的垃圾,可有人迫于无奈,捡垃圾为生,有些人甚至还发了大财。所以垃圾还是要有的,关键看捡垃圾的人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9-52113.html
上一篇:
不公正的就业环境导致研究生择业之艰下一篇:
帅气的小女孩和漂亮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