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sm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eisman

博文

鄂霍次克海地震柱的地震层析图像依据

已有 4582 次阅读 2011-11-19 08:1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office, face, center, 层析

 

 

鄂霍次克海地震柱的地震层析图像依据

 

Seisman

2011.11.18 初稿)

 

1. 鄂霍次克海地震柱的地震层析图像依据

 

鄂霍次克海地震柱是地震地热说中所定义的全球24个地震柱之一,其深部地震活动三维立体图像和壳内强震与活火山的平面分布图像分别见图1和图2。两图的右侧部分已标明为白令海地震柱。

 

 

 

1 鄂霍次克海地震柱和白令海地震柱的三维立体图像

(图中“地震地幔柱”已更名为地震柱)

 

 

 

2 鄂霍次克海地震柱和白令海地震柱的壳内强震与活火山的分布

(图中“地震地幔柱”已更名为地震柱)

 

Guoming Jiang等(2009)在《Seismic tomography of the Pacific slab edge under Kamchatka》一文中给出勘察加地区的地震层析扫描图像,如图3所示。图3中的蓝色色块为P-波速度的高速异常区,描述了一个大约从地表54°N162°E插向54°N155°E地下约500km深度倾斜的P-波高速异常柱体。这个柱体与图1中鄂霍次克海地震柱的三维图像是基本吻合的。

与意大利地震柱和汤加地震柱的情形一样,鄂霍次克海地震柱依然是一个P-波的高速异常柱体。似乎,这并非一种巧合。

 

 

 

3 本文所得到的P-波速度的平面图像。红色和蓝色分别表示慢速和快速。

空心和实心(红色)三角形分别显示休眠火山或活火山。

每层的深度显示在每个地图的右下角。速度扰动尺度显示在图的底部。

(据Jiang等,2009,文字说明译自图中)

 

参考文献:

 

      Guoming Jiang, Dapeng Zhao,Guibin Zhang. Seismic tomography of the Pacific slab edge under Kamchatka. Tectonophysics 465(2009),p190–20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2558-509541.html

上一篇:空泡的溃灭(2)
下一篇:本尼奥夫剖面的局限性及其地震层析证据
收藏 IP: 123.68.89.*| 热度|

1 吕洪波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1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