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天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pzhai 一直研究昆虫迁飞,弹指间已经知天命,自己也成了个迁飞的虫儿

博文

为何博客? 精选

已有 5609 次阅读 2007-7-31 02:09 |个人分类:轻描淡写|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在科学网安家已经半年了。

半年里,写了144篇文字,有评论378个留言22个,点击量过了10万,不高,只有我们黄老的二分之一,不到鸿飞的五分之三。

半年里,交了不少未曾谋面的朋友,也得到不少博友和网友的鼓励和支持,当然也有板砖伺候。不论是好言还是恶语,我都极少回应。我主张“大道无遮拦”(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401),意见表达完了,就不愿再争论更不想打口水仗。有位“游客”跟了条评论,说佩服我忍受“摧残”的能力,我琢磨了半天,也没弄明白这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

半年里,我的博文从一开始的指点江山式的激扬文字(如“为了忘却的纪念”系列、“说真话与听真话”系列、“温故1945”等)逐渐转向平和委婉的春秋笔法(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18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95)。这种心态和文风的变化源于对博客和为何博客的思考。

博客者,博也。既可博大精深、指点江山,也可小家碧玉、顾影自怜。而最关键的,博客是一种开放的言论平台,同时又是一种需要博主自控的交流方式。我不喜欢论坛上那种板砖与唾沫星子横飞、污言秽语充斥的语言环境。科学网上为大家搭起了这么一个相对自由的言说空间,所有来“客”都应该珍惜它并与编辑部一道去经营它。因此,我一直提倡在科学网上一要说真话、二要讲科学还得讲政治,而且更要绅士些。这样才能建立起平等对话、自由讨论、互相提高的博客生态来。想想,把写SCI的时间都花在了这些文字上面,为的肯定不是互吐口水互相掐架,那样岂不太冤枉吗?

但无论怎样春秋,本博主最大的追求还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总觉得,多读了不少书的那些号称“知识分子”者应该比普通公民更要多一些承当;为社会提供思想和批判性资源、为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提供一些正面的可操作的建设性意见,正是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科学网博客的真正价值所在。

是为博客六月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5088.html

上一篇:教科书之外,还站着一个历史
下一篇:我们走在大路上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