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断裂:当今中国人思维的特点

已有 6522 次阅读 2011-6-7 09:03 |个人分类:音乐|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社会, 教育, 青少年, 思维方式, 成人

吕乃基

中国人思维的特点,这显然是一个大到无以复加的题目,可以是一部著作,一个人穷其一生也难以完成的题目,以及没有终极答案,可以常温而常新。不过反过来说,既然如此,也不排除在一篇小小的博文中随意议论。

 

大致有以下三点结论。

其一,在青少年求学期间接受严格的逻辑思维。

为了应付高考指挥棒,不得不背诵历史、政治和语文的知识,所谓“知识点”,以获得每个知识点的若干分数;不得不做大量的题目,进行机械的演算推理,乃至于“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代价是创新能力的低下。

 

其二,走上工作岗位,踏进社会之后,突然面对远较数理化来得复杂的人际关系。或许除了外企,大多数单位都充斥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无一定之规,加上形形色色的人治,不得不学会察言观色,以投其所好。

 

由此得到的第三点便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与成年人思维方式之间存在断裂。这种断裂的根本原因是,青少年所接受的教育和成人后所面对现实之间的分离。博主曾写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看来这便是原因。

 

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校园生活相对单一甚至封闭,直接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成绩,或者设置过于远大乃至纯粹的理想。这样的教育与真实的社会相去甚远。

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由初等到高等的教育,一直注意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一方面筑起做人的底线,另一方面有着多元的价值引导,以及还有大量社区服务的活动。完成高等教育后所进入的社会,无疑有了很大的扩展,但在相当程度上是学校的延续。在社会中,个人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守住底线之时,在实现个人价值之际,也就推进了社会,使之更为丰富和多元。

 

比较下面的一对案例是饶有兴味的。一方面,只有杜拉拉所任职的公司与大多数青少年的教育具有某种延续性。另一方面,眼下看来是少数且被一再诟病的“五道杠”,倒与中国社会现实有相通之处。

 

为了让青少年的教育与成人社会相一致,是把中国社会改造成大家都按规则办事,还是让我们的教育都培育“五道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452465.html

上一篇:读高尔泰《隔膜》有感
下一篇:条条大道通罗马和地球照样转
收藏 IP: 121.237.162.*| 热度|

13 李学宽 肖重发 刘庆丰 张玉秀 齐霁 辛自强 蒋继平 张天翼 刘洋 陈国文 武夷山 王亚娟 vigorous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