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簇&Gaussian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rding 量化计算/Gaussian/团簇/... ...

博文

量化计算----第一篇博客

已有 4257 次阅读 2011-6-5 23:3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客, 中国, 互联网, 软件, 体系

量化在中国蓬勃发展。最近的量化会议,已经有一千多人参加了。在中国,做量化的,大部分是做应用,这个容易上手,而且对硬件条件要求也低,于是遍地开花。但是做得人多了,就变得不值钱了。你会做别人也会做,那就不行。现在,做一般体系的一般量化计算,已经很不好混了。做应用的,或者选题要特别好,或者与实验相结合,再或者,就必须在方法上有一点自己的东西。
 
其实量化是一个工具,好比STM,刚出来时,用STM做一下图像就可以发文章的,现在就不行了。现在得用STM看到了特别的物理或化学现象,或者对STM技术本身有改进,才算是一个好的STM工作。
 
量化会议上,各位做方法的前辈们都觉得中国应该发展自己的量化软件。深感赞同。中国做方法的不少,而且许多做得非常好,有自己特色的。但是推广上还有待加强。如果国内的这些方法能够集合写成一个简单易用的量化软件,让中国如此庞大的量化用户去用、去发文章,其声势可想而知。互联网上各种量化软件层出不穷,但有些慢慢就会被遗忘,原因之一可能是特色不够鲜明,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足够大的用户群。在中国做量化软件,用户群应该是足够大了吧,得好好利用一下啊。
 
我是做应用的。更直接一点,就是用Gaussian程序跑跑体系,算算结构。这在量化圈子里面,是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所以最近也想做一点方法,和量化主流能靠近一点。本博客以应用为主,因为我只会这点点。加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2864-452076.html


下一篇:2010 期刊影响因子 化学类部分期刊
收藏 IP: 61.149.197.*| 热度|

1 朱新亮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